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红色故事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褚建明:一日从军 终生奉献
2020-07-31 10:43:31 来源: 南通发布

  “敬爱的爸爸妈妈,明天我就要奔赴前线,不能给家里寄信了,只能在这里含着眼泪和沉痛的心情写下最后的言语……”这是老兵褚建明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夜写下的遗书,那年他仅22岁,如今他已年过花甲,但是关于青春那一场血与火的记忆却历历在目。



参战前夜褚建明写下遗言


  1976年2月,褚建明光荣入伍,成为济南军区26军77师炮团的一名军人。1978年,由于越南政府肆意侵犯我国边界,服役两年即将退伍的褚建明主动要求上前线冲锋陷阵。临行前,他和战友们咬破手指写下五个大字“为国可捐躯”。



1979年凯旋回国时的褚建明


  1979年2月17日拂晓,隆隆的炮声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在祖国南疆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一场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全面打响。2月26日晚上,褚建明所在的成都军区五十军150师448团接到命令,乘坐南下的闷罐军用车上前线掩护41军、42军撤退。3月2日,部队全部到达屏边,河口境内。第二天,部队穿过浮桥进入了越南境内。激烈的战斗留下的硝烟让褚建明和战友们嗅到了一股血腥的杀戮,那是先遣部队前几日突击从这里经过留下的战斗痕迹。褚建明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战争的火药味。“我们部队已深入越军的防区,随时都有战斗的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战斗状态。”褚建明回忆说。



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勋章


  1979年3月5日,天空下着小雨,早上5点左右,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在三个小时内穿插到二十公里外高平省通往河内的一处20高地。褚建明和战友们翻山越岭,在到达一个高地山凹时,遭到敌人伏击,炮弹像雨点般打下来。“千钧一发的时候,我旁边正好有个猫儿洞,我侧面倒下,溅起的泥土撒了我全身,飞起的一枚弹片打中了我身边一个战友的大腿,鲜血把他的裤子染红了,但他始终一动不动。”说到这里,褚建明红了眼眶,“他叫刘建明,才22岁啊。”每当想起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倒在血泊中,受伤的战友在阵地上缺医少药,疼痛难当,褚建明永远难以忘怀。


  在后来的防御战中,几天几夜断粮断水,褚建明嘴唇起泡,吃压缩干粮都难以吞下,渴了也不敢喝河里的水。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褚建明挺身而出,带领全班担任阻击任务,为所在部队凯旋回国作出了英勇的当担。



褚建明为居民义务理发


  1980年3月,褚建明光荣退伍,随后在南通市毛巾厂工作。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保持了一名军人的光荣本色,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企业不景气,褚建明下岗失业了,但他不气馁、不埋怨,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自己想办法创业,利用在部队里学到的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开了一间小理发店。从此,他起早贪黑地为附近居民理发,一块钱、两块钱、五块钱……二十几年来,他的理发费用一直比同行的标准要低得多。



褚建明为青少年简述革命故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褚建明也走上了“老兵志愿服务之路”。上门为社区困难群众义务理发,孤寡老人的住处,低保残疾人的家中,学雷锋志愿服务现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他也关心社区下一代,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讲述红色故事,成为孩子们心中最认可的“了不起”的爷爷。作为一名身受战火洗礼的老军人、老党员,褚建明永葆本色,发挥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社区居民与左右邻里的尊敬。


                        (葛婷)


[责任编辑: 朱剑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