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名单公布
2022-04-25 16:10:05 来源:

孝老爱亲

姓名:陈惠芳

事迹:六旬妹妹四十年不离不弃守护智障姐姐

类别:孝老爱亲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陈惠芳,女,1955年8月出生,南通市张芝山镇塘坊村村民。在张芝山镇塘坊村有一位分散五保老人,名叫陈雪芳,今年78岁,自小弱智,从未婚嫁,现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数病缠身,比她小10 岁的妹妹陈惠芳从26岁时起便开始照顾姐姐,暑去寒来,这一照料竟长达四十年!陈惠芳每天都亲自动手给姐姐换洗衣裤,洗脸洗脚,喂水喂饭,为使姐姐进食方便,她特意给姐姐买了食物料理机,将饭菜搅成糊状;为防止姐姐排便困难,她经常给姐姐买香蕉、软梨等水果。夏天天气炎热, 房间温度高,她给姐姐配置了空调、电子驱蚊器。尽管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病姐姐干净、舒心的样子,她感到由衷的欣慰。近几年,陈雪芳随着年龄增长导致病情加重,一年间数次住院治疗,期间妹妹陈惠芳全程服侍,默默付出,从无怨言。

人物故事:陈惠芳,女,1955年8月出生,南通市张芝山镇塘坊村村民。亲情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亲情就是一句关怀的问候,也许是一个暖心的拥抱。但对于家住张芝山镇塘坊村的五保老人陈雪芳来说,亲情便是妹妹陈惠芳40年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守护。


“姐姐,来,吃药了!”年过六旬的陈惠芳每天给姐姐陈雪芳喂好午饭后,又掐着点儿给其喂药。今年78岁的陈雪芳,自小智力残疾,从未婚嫁,一直与妹妹陈惠芳住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陈雪芳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数病缠身。比她小10岁的妹妹从26岁起便开始照顾姐姐, 寒来暑往,这一照料就长达40年。每天,陈惠芳都会亲自动手给姐姐换洗衣裤,洗脸洗脚,喂水喂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些“工作”,常人早就抱怨了,但陈惠芳却甘之如饴。姐姐牙齿稀疏,吃饭不方便,她就特意给姐姐买了食物料理机,将饭菜搅成糊状,一口一口喂给姐姐吃;为了防止姐姐排便困难,她三天两头给姐姐买香蕉、 软梨等水果作为辅食帮助其消化。“只要姐姐说想吃什么,我立马就去买了给她吃。”农村瓦房夏天天气炎热,房间温度高,她便给姐姐配置了空调、电子驱蚊器。“尽管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姐姐干净、舒心的生活环境,就感到由衷的欣慰。”陈惠芳开心地说到。

除了照顾姐姐的日常生活,姐姐的生病就医,妹妹更是全程陪同,耐心细致做好护理。近几年,陈雪芳病情加重,一年间数次住院治疗,期间全程由妹妹陈惠芳默默照料,从无怨言。2020年陈雪芳因心脏病住院,当时情况不容乐观,医生认为治疗意义不大,妹妹得知此消息后哭着求医生尽一切可能去给姐姐治疗,手术成功出院后,妹妹便每天按时喂姐姐吃药,姐姐身体状态也慢慢地恢复好转了。

姐妹情深,有你真好!陈惠芳四十年如一日照顾姐姐陈雪芳的故事在村里传为美谈。面对乡亲们的称颂,每次陈惠芳都是一笑而 过,她说:“不抛弃、不嫌弃、不放弃,这么多年我从来不觉得照顾姐姐是辛苦的事情,这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会一直照顾下去。”


姓名:许映发 沈良芳

事迹:五十年如一日照顾养女的大义夫妻

类别:孝老爱亲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许映发,男,1944年11月生,如皋市磨头镇高庄社区17组居民;沈良芳,女,1946年3月生,如皋市磨头镇高庄社区17组居民。50年前,无儿无女的许映发、沈良芳夫夫妇收养了一个弃婴,取名为许金美。这个可爱的女婴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和欢乐。然而许金美6岁那年,一天夜里突发疾病,医生告诉许映发夫妇许金美患的是癫痫病。周围人都劝他们重新领养一个孩子。可是许映发夫妇不忍心放弃这个养了6年的孩子,反而更加无微不至地抚养她。许金美14岁那年,癫痫发作特别严重,夫妻俩虽拼尽全力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女儿对周围一切没了知觉,之后便完全瘫痪在床。从此,许映发夫妇坚持每天三顿喂饭,帮她翻身擦洗。女儿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收拾床铺便成了许映发夫妇每天重复最多的事。如今许金美五十多岁了,卧床三十多年,身上没有一点褥疮。这对平凡而又可敬的农村夫妇,用善良、坚强、勤劳,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爱。


人物故事:许映发,男,1944年11月生,如皋市磨头镇高庄社区17组居民;沈良芳,女,1946年3月生,如皋市磨头镇高庄社区17组居民。家住磨头镇兴韩村的许映发今年79岁,50年前,他和妻子沈良芳捡到一名女婴,并一直抚养至今。女孩14岁那年,癫痫病发作,瘫痪在床,生活起居全部由许映发夫妇料理。为了抚养瘫痪的女儿,他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尽管如此,许映发夫妇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不离不弃。“只要活一天就要照顾她一天。”他们早已把她当成了亲生女儿,为自己的女儿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不后悔当年作出的决定

自从女儿14岁那年瘫痪在床,许映发夫妇至今已经36年没听女儿叫过一声“爸爸妈妈”了,但他们从未后悔过50年前作出的那个决定。 

50年前的一个清晨,还在睡梦中的许映发夫妇突然被一阵接一阵的啼哭声惊醒,声音距离他们很近。许映发连忙翻身起床,打开门,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屋檐下竟有一名弃婴。他将这名弃婴抱到了妻子沈良芳面前,两人好好端详了一番。许映发回忆说:“这是一个女孩,脸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很可爱。”许映发夫妇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在他们心目中,这名弃婴几乎是上天的眷顾,于是他们决定抚养这名弃婴,并给她取名叫许金美。 

许金美的降临给这个家庭增添了很多欢乐。婚后多年,孩子一直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心病,再加上那时候医疗技术落后,他们对生孩子已经不抱希望了。“有了孩子,这个家看起来才够完整。”许映发记得,自从家里多了个“心肝宝贝”,他干活都比以往更卖力了,而且一有时间就会把孩子抱出去串门,告诉大家自己当父亲了。

50年演绎超越血缘的爱

许金美一天天长大,许映发夫妇也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渐渐变老,在许映发心里,他真希望时光能回到女儿6岁以前,因为许金美6岁那年便开始发病了。 

“女儿发病那天,我整个人都懵了,心想,这孩子可真可怜。”当时,许映发从医生口中得知,许金美得的是癫痫病,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了,不过很有可能还会继续。癫痫病有多难治,许映发夫妇心知肚明,曾有人劝他们:看开点,实在不行就重新领养一个孩子,但这对夫妇从没想过放弃。“6年的时间,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怎么可能放弃?又怎么忍心放弃?”就这样,许映发夫妇更加无微不至地抚养着这个女儿。

许金美14岁那年,她的癫痫病又发作了,而且病情相当严重,甚至一度昏迷不醒。为了帮女儿治病,许映发夫妇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跑遍了南通、上海等多家医院求医问药,终于把女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是,这个命运不济的女儿却对身边的一切再也没有了知觉。就这样,许金美30多年一直瘫痪在床,精神失常,不懂冷暖,不懂饱饿,常年靠父母悉心照料。每天都要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由于她无法张嘴也不会咀嚼,只能先把饭菜嚼烂再喂给许金美;每天都要帮她清理弄脏的裤子和床单;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她睡觉,因为若不是在母亲的怀抱里,她会整晚哭闹。“夏天要为她扇风,冬天要随时备好热水袋,许金美的体质虚弱容易生病。”她的生活习性早已深深地印在许映发夫妇心里。在家里,父母亲是许金美最亲近的人,也是照顾她生活起居的人。为了照顾许金美,许映发夫妇都没有外出打工,甚至去亲戚家都不能待太久。为了她,这么多年沈良芳都没在娘家过过夜。

爱心善举四邻传颂

当有人问:有没有想过放弃 “傻女儿”呢?本应安享晚年的许映发朴实地说:“没办法,已经习惯了!”言语中饱含着对女儿的怜爱。让许映发夫妇为难的是,许金美经常白天沉睡,晚上清醒,还常莫名大哭。这时,忙了一天刚躺下的许映发夫妇又不得不起来,给许金美喂药、按摩,哄着女儿睡觉。记得有一次深夜,许金美癫痫病犯了,忽然口吐白沫,手舞足蹈地从床上滚落下来。他们将女儿抱起来放在床上,一边安抚孩子,一边给她喂药,直至她熟睡才开始休息。

护理的艰辛,繁忙的家务,笨重的劳动,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许映发神经衰弱,常常彻夜难眠。妻子沈良芳因为年龄的增长和长年累月的劳累,患了美尼尔综合症。有几次,许映发感到自己支撑不住了,但一看到患难与共的妻子沈良芳,想到自己的女儿,他又咬牙挺住了。

许映发夫妇的爱心故事感动了附近的人们,在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各级政府经常组织上门慰问,送来党和政府的温暖。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也经常上门看望,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这对平凡而又可敬的农村夫妇,用善良、坚强、勤劳,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爱。



助人为乐

姓名:陈慕君

事迹:专注民调19年 巧解千结的耄耋“娘舅”

类别:助人为乐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陈慕君,男,1933年11月出生,南通市崇川区人,虹桥社区“开·心锁”工作室创始人。2003年,陈慕君在社区的支持下,牵头成立“开·心锁”工作室,开启了他长达19年的“娘舅”生涯。面对社区居民纷繁复杂的各类矛盾,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解开一道道心结。每周二上午,陈老准时到达“开·心锁”工作室,接待群众,风雨无阻。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已发展成员49人,累计参与化解停车问题、房屋漏水、出租房管理等各类居民生活矛盾1729件。他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投身志愿服务,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人物故事:陈慕君,男,193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家住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虹桥社区,“开·心锁”民调小组创始人。他被评为中国侨联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南通市优秀共产党员。

“我父母早亡,1949年参加革命,在部队干了33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可以说党的温暖、祖国的关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对党、对祖国的感情是我内心最深厚的情意,党和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面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难题,89岁耄耋老人陈慕君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真挚感情。


初心如石似磐,街邻和睦一家亲

1993年离休之初,陈老的儿子将他接去美国生活,但陈老一直心念家乡发展,三年后毅然回到家乡南通。他先后担任了原单位党支部支委、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虹桥街道侨台联谊会副会长,倾力服务党员、侨台。2000年,陈慕君开始关注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2003年,在社区的支持下,陈老牵头成立了“开·心锁”工作室,开启了他长达19年的“娘舅”生涯。面对社区群众纷繁复杂的各类矛盾,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化解难题。虽然有过委屈,挨过辱骂,但他坚信没有解不开的结,用耐心与真心化解了一道道心结。每周二上午,陈老准时到达“开·心锁”工作室,接待群众,风雨无阻。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发展成员49人、党员13人,累计参与化解停车问题、房屋漏水、出租房管理等各类居民生活矛盾1729件,举办普法活动516场。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我的初心就是服务,调解矛盾就是我的使命,别人不愿意上的,我更得上。”陈慕君表示。

不断探索创新,高效化解矛盾

为更好地化解各类矛盾,陈慕君积极探索工作方法。他把社区律师、社区民警、网格员等专业力量融入“开·心锁”工作室,组成一支“开·心锁”民调小组,高效化解各类矛盾。

陈慕君创新提出“四级进阶”工作法,即一走,二访,三顺,四评。民调小组通过“走”,下沉到户,登记常住户信息,与群众交朋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到“有话好说”;通过“访”,深入调查研究各类矛盾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备好应对方案,做到“有事好做”;通过“顺”,抚顺各方心情,理顺事件经过,讲顺事实依据,做到“有结好解”;通过“评”,在纠纷处理结束后,由纠纷各方对问题的处理方式、结果等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建议。针对调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娘舅们”进行自评,总结提升。

“四级进阶”工作法推行以来,已顺利解决群众矛盾300余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好评,有矛盾找“开•心锁”,这已经成为社区群众的普遍共识。“很多矛盾形成是由于群众不懂法、不会用法。”陈慕君表示。下一步,“娘舅们”会通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把法律知识运用到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

投身志愿服务,真心感动群众

2021年,88岁高龄的陈慕君毅然投身防疫志愿服务,32天,每天2个小时,从不间断,夏天炎热,常常汗流浃背,却也不肯休息一分钟。他站虹桥新村防疫卡口测温查码的背影,感动了很多居民。身边人劝他,年纪大了,何必站在这里风吹日晒。“一根筋”的陈慕君却表示“服务群众,不在乎年老、年幼,只要有力气、有需要,我一直都在!”

作为南通华侨博物馆志愿者,陈慕君负责观众接待与义务讲解工作。15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他都自带午饭,坚持到岗。许多参观游客被这位老革命的精神所感动,其中,来自台湾的游客同胞更是与他建立了通讯交流关系,促进两岸民间交流。

 

姓名:陆晶

事迹:为爱举手十六载,让青春绽放“热血”风采

类别:助人为乐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陆晶,男,1986年11月出生,江苏如东人,南通天和测绘工程有限公司外业测绘员。从2006年以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16年,已捐献成分血97次,177个治疗单位,在江苏省无偿献血电子证系统内点亮了178人的生命之光。2021年12月22日,他又成为了如东县第7例、南通市第59例、江苏省第990例、全国第125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陆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5个金奖、1个银奖,2022年1月荣膺“南通市红十字爱心大使”称号。


人物故事:陆晶,男,1986年11月出生,江苏如东人,南通天和测绘工程有限公司外业测绘员。从2006年以来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16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5个金奖、1个银奖,以及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江苏省红十字会颁发的“博爱奖章”,2022年1月荣膺“南通市红十字爱心大使”称号。


走进“爱心献血屋”,撸起袖子,放平胳膊,握紧拳头,面带微笑,鲜红的血液从体内涓涓流出……陆晶这样的义举一做就是16年,至今已捐献成分血97次,177个治疗单位,在江苏省无偿献血电子证系统内点亮了178人的生命之光。2021年12月22日,他还成为如东县第7例、南通市第59例、江苏省第990例、全国第125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次容易,十次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上百次的坚持。身边的同事和亲朋好友都对他表示由衷的赞叹,他却笑着说:“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总能找到做贡献的地方。无偿献血,这是我作为一名普通人力所能及的一件事,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将坚持到底。”

爱在萌芽 

一条路走了十六年、一份爱绵延了十六载。谈及第一次献血,陆晶满怀感慨,他说当时自己在上海做木工活计,无意中听朋友说起无偿献血的事情,就跟对方一起去了南通血站,他清楚地记得自己首次献血的日期——2006年10月8日。当时护士的一句话至今都记忆犹新:“小伙子,你可不要小看这一小袋血,它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呢!”陆晶顿时对无偿献血肃然起敬,毫不犹豫地挽起了袖子,献出了300毫升血液。看着新鲜的血液从自己的血管中汩汩流出,他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突然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使命。

“起初对于献血会不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也是有点顾虑的,但是经过与血站工作人员一番攀谈,得知献血不但无损健康,还可以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功能,乃至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陆晶说,我们捐献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了不可重来的生命,如此双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从此,壮小伙陆晶开始了长达16年撸袖献血的马拉松,并一发而不可收。每当人们为他点赞时,他总是淡淡地说,“只要身体允许,谁都可以做到。其实,我们从来就不缺血,缺的只是无偿献血的意识。”

爱在绽放 

在献血过程中,陆晶接触到一个更先进的献血概念——献成分血。他了解到,全血固然为社会所需,但成分血(如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更能100%得到利用。况且目前临床需要最多的也是成分血,尤其是血小板。

尽管血小板的采集比全血的采集程序更复杂,而且由于耗时更长,整个过程可能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但是,因为与捐献全血需间隔半年相比,捐献血小板只需间隔15天,为了多献血、多救人,陆晶毫不犹豫地改为捐献血小板。

谁知,爸爸妈妈在知道他的这一决定后立刻表示反对:“献血救人是好事,一年最多献两次全血,即使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也有限,而捐献血小板次数多了就说不准了,你是我们的独子,我们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为此,陆晶耐心地为二老释疑解惑,爸爸妈妈最终表示尊重儿子的选择。

因为扎针次数多了,陆晶的胳膊上出现了一片很明显的疤痕,但是他却不以为意,还经常调侃说这是“爱的印迹”。从2006年开始无偿献血起,陆晶至今已捐献成分血97次,177个治疗单位,在江苏省无偿献血电子证系统内点亮了178人的生命之光。他说,16年来,每当手机上收到“你捐献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合格,已经用于临床”的短信,他的心里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与喜悦。  

爱在升华   

多年前,陆晶的一位亲戚罹患白血病,由于在短时间内没有合适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手术一拖再拖,以致病情恶化去世。这让他切身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和病人的无奈,作为一名经常无偿献血的志愿者,陆晶又萌生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2012年3月12日,他在江苏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知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等了9年,终于有了机会兑现承诺。”2021年9月27日,陆晶接到县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如果同意捐献,需要立即进行下一步的高分辨配型和体检。陆晶说,非亲缘配型成功率大概是几十万分之一,而自己就是那个几十万分之一可以帮助到对方的人,所以,第一反应就是必须捐献。

以为捐献造血干血胞就是抽骨髓的家人们第一时间予以强烈反对,他不厌其烦地反复做思想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在经过高分辨比对、体检合格后,陆晶于2021年12月17日住进泰州人民医院,12月22日历时3小时30分钟,成功捐献了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延续生命的希望,陆晶也成为如东县第7例、南通市第59例、江苏省第990例、全国第125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爱在传递

陆晶常说:“每一天,每分钟,都有病人需要用血,然而血液却无法人工制造,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才有力量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他的影响下,2009年年初妻子王微微与他结婚后,很快就捐献了300毫升全血,之后,与他一起开始捐献成分血,并捧回2012年至2013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在陆晶看来,一个人献一百次血,不如一百个人献一次血。更多的时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献血中来。因为捐献成分血需要去南通市区,离家60多公里,加之平时工作繁忙,所以,陆晶每次献血填表时都会在“固定献血员”“应急献血员”的选项上选择后者,免得因为在固定时间内跑不开而影响自己献血。

去年5月的一天中午,陆晶接到南通血站工作人员电话:今天有没有时间过来?还少3袋A型成分血。他二话没说,连忙放下手头的活计,迅速联系了同为A型血的两位朋友,自己驾车带着伙伴们一起赶往南通血站……这些年来,不少亲戚、朋友和同事耳濡目染陆晶珍惜每一次献血救人的机会,渐渐地,从不解到理解再到支持,最终和他一起加入到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到目前为止,他已介绍了5个朋友加入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

常人尚德,热血相传;凡人善举,大爱无痕。16年来,陆晶一直坚持着一件事——“为爱举手”无偿献血,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一路鲜花绽放,一路芬芳怡人。




诚实守信

姓名:吉成如 马永林

事迹:五十年兑现一句承诺  数千里路追烈慰忠魂

类别:诚实守信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吉成如,男,1942年2月生,海安市墩头镇退休教师;马永林,男,1943年9月生,海安市墩头镇退休教师。50多年前,吉成如、马永林偶然发现民兵林泰山的烈士身份被遗漏,两人面对病榻上林泰山的遗孀,承诺一定会给林泰山确认烈士身份。半个世纪里,他们调查走访数百人,行程万里以上。特别是退休后的近20年,他们的足迹遍及省内村组社区以上单位50余家,2018年6月15日终于在1944年9月13日的《苏中报》里找到了林泰山牺牲的原始记载,2021年林泰山正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们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人物故事:吉成如,男,1942年2月生,海安市原烈士乡(现墩头镇)严网小学教师。马永林,男,1943年9月生,海安市原烈士乡(现墩头镇)宝祥小学教师。他们二人,幼年时即是邻居,成年后又在相邻的两座村小任教。50多年前,在一场传统革命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历史遗漏,让他们在其后的时光里,携手同心,踏上一条漫漫的追烈之路。他们面对弥留之际的烈士遗孀许下诺言,凭着对革命信仰的忠诚,一路坚定前行,虽历经坎坷,但真心不改,终获成功,告慰忠魂。

革命先烈,怎能没有名分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吉成如任严网小学代理校长。在学校的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老党员曹大仇、李文桥、翟余柏等讲到原严网五组民兵林泰山,在1944年6月的一天,为新四军联抗部队征收公粮时,不幸被反动顽固势力税警兵发现被捕。为了获得联抗部队存放公粮的地点和党员干部名单,税警兵对林泰山进行严刑拷打,威逼利诱。然而林泰山始终未吐一字,最终被活埋在南莫镇丁家垛荒田,牺牲时年仅29岁。其后林泰山妻子迫于生活改嫁,三个年幼的孩子分别送人。因家庭离散,再加之战争时组织变动,导致林泰山的烈士身份未及时确认,随着时间流逝,为人们逐渐淡忘。

吉成如回到家,和邻居马永林说起这事,二人既为先烈事迹感动,又为其烈士身份的缺失而遗憾不已。马永林说:“刘胡兰,十五岁,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毛主席都亲笔题词。林泰山29岁,为抗日而遭活埋,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现在连烈士的身份都没有被确认,让人心里难过啊。”二人当即约定,第二天就去当时的公社民政部门了解此事。

追烈之路,从一句承诺开始

从公社民政部门回来后,根据公社民政部门的建议,二人随即开始寻找林泰山改嫁的遗孀。他们步行几十里找到林泰山遗孀,请她协助申报。然而其时林泰山遗孀已改嫁20多年,而且身患重病,一个可怜的目不识丁的妇女,已没有能力再出面过问此事。在病床上,她向吉成如、马永林回忆了当时林泰山牺牲的一些细节。同时也告诉二人林泰山被活埋的地点。说到动情处,林泰山遗孀泪流满面,马永林、吉成如二人深受感染,当场承诺,一定要帮助林泰山确认革命烈士的身份。林泰山遗孀含泪感谢二人的一片好意,表示如有可能确认林泰山的烈士身份,她即使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忘记二人的恩情。

此行吉成如、马永林也了解到,林泰山的所生的三名子女,也因生活所迫,分别送人抚养。为了让佐证材料更加有力,二人又抓紧利用工作之余,继续寻找联系林泰山的三名子女。其中最小的儿子当时已经26岁左右,而且三人均没有受过教育,有的子女,生活相当困难。吉成如,马永林感慨万千,如果林泰山的烈士身份早些被确认,他的子女肯定会享受党和政府的优抚政策,一定会被照顾安排上学,甚至参加工作。但历史的疏漏,造成了一家人命运的巨大变化。二人能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党员和教师身份找到当地的村组织,说明相关情况,恳请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给予照顾。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条件整体落后的情况下,此举已属难能可贵。

追烈的事情还在进行中,却传来消息,林泰山的遗孀因病去世,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证没了,无疑给追烈工作带来了重大损失。

吉成如、马永林没有灰心,他们继续努力。一是在林泰山同志出生和工作的地方,找更多的知情人召开座谈会,寻找相关的证人和线索。同时走家串户,搜集有关林泰山的英雄业绩,力求更全面地掌握林泰山的革命经历和牺牲的全过程,为形成详实的材料打下基础。据吉成如回忆,当时召开座谈会和涉及寻访的人员达到数百人。其中有至今还健在的伤残复员军人谢凤如、贫苦农民胡长池等。

吉成如、马永林把整理的资料,送到当时的公社民政办。由于基层无法解决此历史遗留问题,吉成如、马永林随即第二天从原烈士乡严网村步行至海安县民政局,递交材料。当时是冬天下雨之后,到县城的小路泥泞不堪,二人花了半天的时间,步行18公里,到了原海安镇县府巷民政局递交材料。民政局领导让二人先回去,材料反映的问题待查。吉成如、马永林二人各买了一个烧饼充饥,又抓紧返回。途中大雨,路经六里港石桥南端时,马永林因路滑滚落到桥下小沟。

经过一个月的等候,县民政局答复是人证物证不足,要继续调查。吉成如、马永林没有气馁,他们忘不了对林泰山遗孀的那句承诺。回到学校,吉成如、马永林继续将林泰山的事迹作为传统革命教育的素材,每年都通过主题班会、文艺演出、黑板报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他们又多次到原南莫公社走访群众,了解并最终确定当时林泰山被活埋的具体地点。

面对档案上的“待查”,决心“大海捞针”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吉成如、马永林再次递交材料,坚持请求调查的情况下,县民政局同意他们查阅林泰山的档案。档案上明确记载了林泰山牺牲时的大致情况,但对于其烈士身份,档案上白纸黑字写了两个字“待查”。这个“待查”可能是最初建档时因工作交接而造成的疏漏,却成为了后来人追烈的障碍。

不灰心,找人证。二人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崔世海和柏生。崔世海,1944年任儿童团团长,林泰山是财粮征收员。崔世海对林泰山事迹比较了解。在吉成如的感召下,崔世海不仅愿意作证,而且还一同加入了追烈之路,直到90年代逝世。吉成如、马永林经多方辗转,找到林泰山战友、离休干部柏生。柏生口述了林泰山牺牲的经过,并亲笔签下姓名。而对于证人柏生的身份,需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盖章确认。虽然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但二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曲塘镇政府盖章确认。

然而人证的口述记录,还不是追烈的“铁证”,真正有力的证据应该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吉成如、马永林一直都在寻觅原始铁证。身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认为,这是在大海捞针,叫他们放弃。他们却说,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去做,谁也阻挡不了。

联抗烈士陵园的赠书,让事情柳暗花明

2003年,吉成如、马永林都退休了,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烈。一个去海安联抗烈士陵园再看看的念头,竟然让事情有了希望。2017年12月底,马永林大概是近5年来第15次来到烈士陵园。这一次烈士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出于礼貌和尊敬,拿了《新四军联抗部队》资料汇编一书送给马永林。回到家后,马永林一页页翻看。当看到该书第101页时,马永林突然兴奋地跳跃起来,大叫一声。原来就是在此页上转载着一篇文章《在反动派屠刀下悲壮牺牲的十二位烈士》。上面写有“林泰山,邓高乡(原海安南莫乡与吉庆乡交界处的一片区域),民兵,活埋”10个字。该文明确标注,原载《苏中报》1944年9月13日。

第二天,马永林、吉成如随即到民政局,出示该书。民政局的同志,也很惊喜,但同时指出,最好要找到原版报纸,这才是铁证。因为追烈的事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中央。吉成如和马永林随即转入一个目标明确的工作——寻找年月日都已经确定的《苏中报》原始档案。

一份《苏中报》,千里大搜寻

《苏中报》创刊于抗战时期的东台三仓河地区。吉成如、马永林首先去海安档案馆寻找当年的苏中报,查阅未果。海安档案馆的同志建议去东台三仓镇寻找。然而一个小乡镇根本没有这类年代久远的资料,他们自然是无功而返。又有人说在姜堰党史办、新华日报社、扬州图书馆等地方,众说纷纭。

吉成如、马永林利用朋友关系,去东台、姜堰、扬州、高邮、兴化溱潼镇、如皋档案馆、南通档案馆查找,皆未果。后来一位资深人士说,《新华日报》档案馆、江苏档案馆、江苏第二档案馆资料比较全,你们可以去找找看。

吉成如、马永林感到去省级档案馆找资料,绝非易事,便找到自己的学生海安博物馆馆长王子健,求他帮忙。王子健既被烈士的事迹所感动,也被二位退休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其后数次去省级档案馆查找。2018年6月15日,终于在江苏省第二档案馆找到了那份原始的《苏中报》,在档案馆复印并签章。

踏破“铁鞋”终获果,有谁知道,这背后历尽多少艰辛曲折。据吉成如、马永林粗略回忆,他们在半个世纪里,座谈走访的人员达数百人,行程万里以上,涉及的村组社区以上单位达50多家。更关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来自家庭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矢志不移,从不放弃,为履行追烈承诺,坚持了半个世纪。


五十年风雨,一面锦旗颂美德

随后的日子,马永林、吉成如又参与了对林泰山烈士追认的后续工作,人们可以看见他们破旧的提包里,一张张陈旧的、经过多次摩擦受损的纸张。目前现有的关于历次整理林泰山烈士的手写和复印的追烈材料,达1.5公斤左右。

2021年9月30日国家公祭日,海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在海安烈士陵园举行悼念活动,林泰山正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那一刻,吉成如、马永林留下了泪水。五十年风雨路,终于可以告慰先烈。悼念仪式上,马永林虽然不是林泰山的子女,但是却以烈士后人的身份上前为林泰山献上花圈,整理绶带,这是党和政府对他们二人无私付出的高度肯定。

2020年10月1日,林泰山尚健在的两名子女,为马永林他们送来锦旗,上面写道“为父追烈,功德无量”。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吉成如、马永林青丝变白发,他们以敢于担当、百折不挠的行动,兑现了对革命先烈家人的沉甸甸的诺言,彰显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信仰和情怀,成为了社会和时代的道德典范。



敬业奉献

姓名:李勇

事迹:做精神科护理员不后悔  敬业奉献为人民

类别:敬业奉献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李勇,男,1973年出生,南通市紫琅医院高级护理员。南通市紫琅医院是一所精神病医院,李勇在那里做了30年的护理员。30年来他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奉献给那些不被社会认同的人们,他曾被精神病患者打过骂过,可是他依旧全心全意热爱着他的工作。他把精神病院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把这些特殊的病人当成自己的兄弟,无怨无悔,默默工作了30年。2018年李勇荣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被评为江苏民政“温暖使者”。

人物故事:李勇,男,1973年出生,南通市紫琅医院高级护理员。南通市紫琅医院是一所精神病医院,李勇在那里做了30年的护理员。30年来他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奉献给那些不被社会认同的人们,他曾被精神病患者打过骂过,可是他依旧全心全意热爱着他的工作。他把精神病院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把这些特殊的病人当成自己的兄弟,无怨无悔,默默工作了30年。2018年李勇荣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被评为江苏民政“温暖使者”。

做为一名护理员,每天的工作辛苦而又单调:日常检查病人吃药、监督病人洗漱换衣,给长期住院的年老体弱病人喂饭,定期给病人梳头、洗澡,监督病人剪指甲;傍晚为病人洗脚、铺床、脱衣、盖被;夜深人静巡视病房时,时常帮病人拉没盖好的被子,捡蹬到地上的衣服,给易尿床的病人提个醒,为卧床的病人翻身按摩等。夜班工作的强度大,由于病区的特殊性,需要定时巡更,李勇默默的承受下来,未曾抱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些工作。不单单这些,护理员更重要的是带领精神病人进行工娱治疗,尽快恢复他们因生病而缺失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这样,病人才有重返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希望。还记得病区有一位救助站送来的流浪汉,刚到病区的时候连吃饭、穿衣、洗澡都不知道,穿着邋遢,躯体状况欠佳,又难以进行言语沟通,但通过李勇一段时间耐心的强化训练,现在,病人生活能够自理,甚至还能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区卫生。看到病人的变化,李勇也感到很骄傲和自豪,能够帮助精神病人恢复健康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么?

王某是病区的一名没有亲人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得不到亲情的温暧,一段时间他变得相当狂躁,不停的乱喊:“家人不要我了,我活着不如死了。”曾有几次,他都寻求自杀。李勇了解到这位病人的情况后,想办法同他接近。一次,王某借口饭菜难吃,闹着不肯吃饭。李勇端着饭碗,像哄小孩一样,蹲在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到他的嘴里。王某表面上大口大口地嚼着,很快就吃掉了一半。谁知就在李勇拿起汤匙,准备给他喂汤时,王某却张着嘴把嚼烂的饭菜吐了李勇一脸,然后还要李勇喊他爸爸。面对这位老年病人的举动,李勇没发一句怨言,默默擦洗掉脸上的饭菜,继续陪伴病人。李勇说:“我们的病人其实很可怜。”

在精神科病房护理员岗位上,李勇总是将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解决痛苦。

在长期的护理员岗位上,李勇能从病人细微的一言一行中觉察出他们的动向。一天中午,他在病房走廊巡视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位病人不在床位上,而这名患者平时一直有午睡习惯的。李勇连忙警觉的问同病房的病人,其中一个病人说他刚刚去了洗漱间,工作的直觉让李勇心理咯噔一下,一想不妙,一个箭步冲到洗漱间,快速打开房门,看到此时病人已经把床单挂到窗户上,床单已经打结,脚垫在窗台,正准备上吊。他一把就把病人拖了下来,及时制止了事故的发生,可是病人并不领情,反而对李勇是恶言相向、粗言秽语、拳脚相加,李勇虽然有所防卫,但是他的脸还是被抓破了,衣服也被撕坏了。尽管李勇当时很委屈,很无奈,但是他毫无怨言,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

李勇说:“精神科工作也不全是这样沉重,看到很多重症患者症状消失,痊愈出院,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多了解这种疾病,多观察患者,很多时候,就能做到预判患者的行为,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实行全封闭管理,他更是24小时寸步不离,一待就是半个月,由于家属不好探视,有些患者难免心里有些波动,患者仇某是个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还未满18岁,按照惯例家人每个周末都会来看他,可是疫情期间不好进入病房,仇某以为父母不要他了,整天不吃饭不睡觉,嘴里嘀咕着“没人要了,没人要了”。李勇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承担起照看仇某的任务:白天他坐在仇某的身旁耐心地讲外面的疫情情况,和他讲虽然我们不能去疫情一线,但是我们在家不出门就是在为祖国做贡献;吃饭时李勇为了让他多吃几口,就和他一起吃饭,比谁吃得多就有奖励;晚上睡觉时李勇陪在仇某的身旁,像哄自家娃一样守护在他身边,等他睡熟了睡踏实了才离开病房,回到宿舍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慢慢的,仇某的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在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李勇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病房里度过的,他说:“医护人员都在防控一线,都在生死边缘,我这点算什么。”他还说:“在精神科,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会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也真是一种特别的感受。”

有人曾经问过他,做精神科护理员后不后悔。“这句话如果是30年前问我,我会回答,我很后悔。但是30后的今天,我会大声而自豪的回答,我不后悔!因为这就是我的责任!”李勇这样回答。



姓名:杨立娟

事迹:退休不退志,坚持做群众贴心的“老舅妈”

类别:敬业奉献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杨立娟,女,1957年出生,原南通市海门区麒麟镇人大主席,现任海门区常乐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2012年退休后便从事大调解工作,多年如一日地以“热心、耐心、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帮助处理群众矛盾纠纷,还百姓生活一个安宁,被身边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杨大姐”。在杨立娟的办公桌上,有十多本格外显眼的厚厚的大调解记录本,每一本都足足有2厘米厚,里面密密麻麻记载了所调解的事情以及调解经过、结果。与其说是大调解记录本,更像是一本本民情日记,深深体现了她处理矛盾纠纷时的真情与公正。

人物故事:杨立娟,女,1957年出生,原南通市海门区麒麟镇人大主席,现任海门区常乐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2012年退休后便从事大调解工作,多年如一日地以“热心、耐心、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帮助处理群众矛盾纠纷,被身边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杨大姐”。

发挥余热,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儿

杨立娟自2012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一直积极主动地工作,不论群众间矛盾纠纷的大小,只要群众有需要,她都尽心尽责地去处理,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了一场又一场纠纷,还百姓生活一个安宁。不管来寻求帮助的这个人反映什么问题,进门道一句“你好”,冬天倒一杯热水,夏天倒一杯凉开水,年纪大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年纪相仿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年纪轻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是杨立娟坚持不懈在做的事儿。


关爱少年,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

常乐镇“杨大姐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在全镇百姓心中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杨立娟还担任常乐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职,推进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规范化、实效化,夯实政法关工基层基础。她积极动员政法关工工作站的政法系统老同志,参与青少年禁毒教育、心理成长疏导教育、贫困家庭关爱帮助等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等方面积极作为,为常乐镇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2020年杨立娟通过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成功劝说一名厌学的青少年重返校园。

民情日记,矛盾调解讲真情、有技巧

在杨立娟的办公桌上,一叠厚厚的大调解记录本格外显眼。一共有十多本,每一本都足足有2厘米厚。翻开最新的一本,是从2021年12月22日到2022年2月的,短短两个多月,笔记已经过半,里面密密麻麻记载了所调解的事情以及调解经过、结果。与其说是大调解记录本,更像是一本本民情日记本,深深体现了她处理矛盾纠纷时的真情与公正。

她还总结出了矛盾纠纷的五字调解法,即“明、细、精、准、公”。此外,什么时候该“面对面”谈,什么时候要“背对背”谈,也是技巧,很关键。“面对面”即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就纠纷的事情开诚布公,当面协商、当面调解。如若当面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是双方矛盾已深,当面调解解决不了,甚至可能发生争吵,情况继续恶化,那就需要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把双方分开,分别单独找双方谈话,了解双方纠纷症结所在,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同时根据纠纷情况,给予双方建议、劝告,该讲法律的时候讲法律,该讲人情的时候讲人情,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分析得失。最后,在双方心理需求差距不大的时候,再把当事人双方叫在一起“面对面”调解,杨大姐从中撮合、沟通,最终达成和解。

青蓝结对,“传帮带”将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调解调出了真情、调出了方法、调出了成效后,为了能带动更多的基层调解员做好大调解工作,2017年“杨大姐工作站”成立了。“有问题,找大姐”,通过跟老百姓“说句心里话”和“调解+志愿服务”“调解+心理咨询”“调解+法律宣传”等模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化解矛盾纠纷。杨大姐工作站从当初一人单打独斗,到如今已经实现全镇各村居“杨大姐工作室”全覆盖,村里有志于矛盾调解工作的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由杨立娟不定期开设讲堂进行经验推广,或者现场教学。工作室成员已经发展至包括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在内的12支队伍、近50人,形成预防、发现、处置矛盾纠纷工作合力,为政府与百姓架起了“连心桥”。工作站成立以来,先后参与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800多起,重大矛盾纠纷、复杂疑难矛盾9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杨立娟在调解岗位上默默耕耘,成了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不仅总结出了紧贴基层实际的调解方法,还带动年轻一代更好从事大调解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退休不退岗、退休不褪色”的敬业精神。


姓名:庄林林

事迹:小伙3分钟隔空救命  书写平凡岗位的不凡

类别:敬业奉献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庄林林,男,1982年2月出生,南通市急救中心调度员。指挥调度急救车抵达呼救现场是庄林林的日常工作。长期以来,他一直坚守120这条“生命热线”,跑好生命接力的“第一棒”,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了不平凡的答卷献。2021年12月11日,庄林林下班前接到一个呼救电话,一位女士在电话中焦急求救:“我小孩窒息了怎么办?”通过对几个关键信息的询问,庄林林了解到:这是一位母亲的呼救,出生两个月的宝宝在家突发窒息,情况十分危急。庄林林冷静地判断宝宝是被痰卡住了气管,考虑到当时处于下班交通高峰期,派出救护车驰援肯定来不及,他果断地作出决定,第一时间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电话引导呼救者对孩子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3分钟后,幼儿转危为安,孩子的母亲连声感激,泣不成声。这段录音后经媒体报道,引来全网点赞,国家、省、市多家媒体竞相采访,庄林林的感人事迹又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增添了一份光彩。

人物故事:庄林林,男,1982年2月出生,南通市急救中心调度员。坚守120这条“生命热线”,指挥调度急救车抵达呼救现场是他的日常工作。去年年底的一个呼救电话使他成了通城“网红”。

那是2021年12月11日下午5:38,“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南通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响起,正准备交接班的庄林林按下了接听键:“喂,你好120!”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位女士焦急的声音:“我小孩窒息了怎么弄?”对方声音颤抖 ,语气急促。通过语音,庄林林也能感受到这位呼救者的紧张。通过几个关键信息的询问,庄林林已经了解到:这是一位母亲的呼救,出生两个月的宝宝在家突发窒息,情况十分危急。


“现在你托着孩子下巴头朝下,孩子屁股要比头高,托住下巴放在你腿上,然后拍后背,拍后背两个肩胛骨中间,用掌根拍......”分秒必争的紧急关头,庄林林并没有慌乱,凭着经验判断孩子可能被痰卡住了气管,但考虑当时处于下班交通高峰期,派出救护车驰援肯定来不及的现实情况,他当机立断在电话里指导这位母亲实施“小儿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

“还是没有反应,还是没反应!”电话里焦急的母亲几乎喊了起来。庄林林继续沉着冷静地指导对方如何操作。电话那端的年轻母亲复述着庄林林说的每一句,不断地重复着步骤,话语间显得急促。

“他有一点点反应了,他又用力吸了一下,他还没有哭出来!”多次按压拍打后,孩子有了稍许反应,电话两端的人紧悬着的心,也稍微放松了些。庄林林接着说:“用掌根往前推着拍。”对方也继续复述着庄林林的话。“他哭了吗,好了吗?”庄林林问道。“谢谢你啊!”直至孩子有了哭声,这位母亲克制的紧张情绪终于宣泄而出,停顿数秒后,电话那头传来沙哑的感激声:“谢谢你啊,好了好了!”此刻电话那头的母亲已经泣不成声。“如果不放心再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下!”庄林林叮嘱道。

3分钟的隔空电话救援使孩子成功脱离危险。记录下这段惊心动魄的救援过程的一段录音经网络平台发布后,被无数网友热赞,累计点击量过亿,庄林林一度成为了通城“网红”,其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客户端、腾讯新闻、扬子晚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以及通城媒体争相报道。

据庄林林回忆,当时自己“全程都是紧绷的”,尽管意识到这里边是存在风险的,然而时间已不允许做太多犹豫,“在生命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事实上,这样做能抢救回来的概率是最大的。”

得知孩子脱离危险后,庄林林也很欣慰。但对于自己的意外“走红”,庄林林的第一反应是“没想到!”

因为,对于急救中心的人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是刻进他们骨子里、融入他们血液中的信念。无论是坚守生命热线的调度员还是驾驶救护车奔驰于大街小巷的驾驶员,亦或是急救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庄林林只是南通市急救中心调度岗位上的普通一员,他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为跑赢生命接力的第一棒而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也正是这样无数个平凡中的不凡汇聚成了无数个让人感动、暖心的瞬间。



见义勇为

姓名:邵伟

事迹:危急时刻勇救三人的铁血战士

类别:见义勇为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邵伟,男,1992年6月生,南通市通州区人,现任解放军某部队政治指导员。2021年10月10日下午6点多钟,休假的邵伟正在通州区石港镇花市街村岳父家车库里干活,外面刮着大风,下着大雨,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忽然一声闷响,紧接着随风隐隐约约传来微弱的呼救声,邵伟冲出车库一看,只见车库斜对面丁字路口边的鱼塘里,一辆家用小轿车已落入水塘中,正慢慢下沉,情况非常危急。邵伟来不及细想,跳进水塘,到车前发现车内有3个人,一男一女带一个小孩,大人正拼命试图打开车门。当时,水已经淹到脖子,坐副驾驶的人把小孩举起来,防止呛水。邵伟也试图打开车门,但发现拉不动,他使劲的用手敲击玻璃,仍无济于事。看着车内充满绝望的眼神,邵伟非常焦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着把人赶紧从车里救出来。当眼光落到雨刮器上,他情急生智,用力把它掰下来,利用其尖角击碎车窗,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

人物故事:邵伟,男,1992年6月生,南通市通州区人,现任解放军某部队政治指导员,多次在“海防勇士”创破纪录比武竞赛中获第一名。

2022年1月19日下午,通州区石港镇志田村23组现役军人邵伟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区政府、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解放军某部队以及石港镇军地领导一行为勇救落水群众荣获二等功臣的现役军人邵伟家庭送上喜报、牌匾和慰问金,乡亲们纷纷称赞邵家儿女有出息,为家乡人民争了光。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

2021年10月10日下午6点多钟,休假的邵伟正在通州区石港镇花市街村岳父家车库里干活,外面刮着大风,下着大雨,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忽然一声闷响,紧接着随风隐隐约约传来微弱的呼救声,邵伟冲出车库一看,只见车库斜对面丁字路口边的鱼塘里,一辆家用小轿车已落入水塘中,正慢慢下沉,情况非常危急。邵伟来不及细想,跳进水塘,到车前发现车内有3个人,一男一女带一个小孩,大人正拼命试图打开车门。当时,水已经淹到脖子,坐副驾驶的人把小孩举起来,防止呛水。邵伟也试图打开车门,但发现拉不动,他使劲的用手敲击玻璃,仍无济于事。看着车内充满绝望的眼神,邵伟非常焦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着把人赶紧从车里救出来。当眼光落到雨刮器上,他情急生智,用力把它掰下来,利用其尖角击碎车窗,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

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本分!

第二天,周边村民看到池塘有辆车子,才知道这件事。因当时手用力过猛,邵伟右手无名指和小拇指肿涨不能正常伸屈,后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和长征医院骨创伤外科诊断,双手开放性损伤、右手无名指和小拇指肌腱断裂。

事后,被救的群众专程带着巨额礼金登门道谢,邵伟同志婉言谢绝,也没有告诉被救群众自己的伤势。正如他所说:我不是为了别人的感谢才去救人的,即便是医药费也没有必要提及,救人就是军人份内的事,是党员应该做的事。假如再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这样做,手指受点伤不算什么,群众被安全救出来了,受再大的伤都是值得的。

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担当!

10天后,邵伟便休假结束归队,领导和战友们看见他手上缠着绷带,关心询问手指怎么了,一开始邵伟说是被玻璃扎了,快好了,没啥大问题。后来大家问的次数多了,他担心误会,简单讲了一下事情经过。营里多次想将他救人的事情上报,却遭到他反对,在邵伟看来,这是小事,没有必要到处宣传,在那种紧急关头,只要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军人,就一定会做跟他一样的事情。

民族正气山川增色,功臣喜报门第生辉。作为部队政治指导员的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多次在“海防勇士”创破纪录比武竞赛中获第一名,正如他所说的:我没有做什么,也不值得宣扬,就是做了每一个军人和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姓名:孙磊

事迹:跪地救人不留名的“最美护士”

类别:见义勇为

时间:2022年一季度南通好人榜

简介:孙磊,女,1998年12月出生,南通市通州区俞瑞芳诊所护士。2021年12 月 14 日晚上,在通州城区的一条街边,一名60多岁的老人意外休克倒地,危急时刻,一位身着白色上衣的长发女孩挺身而出,俯身给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因为抢救及时,老人终于转危为安。守在旁边的老人战友高先生希望女孩能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表示感谢,却被婉拒了。无奈的高先生只好向媒体寻求帮助。女孩救人的美丽背影,迅速引发通州全城搜寻的热潮。在大家的积极转发下,有人认出,她就是通州城区俞瑞芳内科诊所的护士孙磊。面对外界的赞誉,孙磊表示自己是学医的,救人是本职,如果再遇到一次,她还是会这么去做。

人物故事:孙磊,女,1998年12月出生,南通市通州区俞瑞芳诊所护士。从业以来,孙磊一直用高尚的医德、温柔的话语、精湛的业务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守护病患,救死扶伤。

跪地救人转身去 不为名与利

12月14日19点半左右,在通州城区的一条街边,一名60多岁的老人意外休克倒地,危急时刻,一位身着白色上衣的长发女孩挺身而出,俯身给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因为抢救及时,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从现场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这名老人倒在街头,周围聚集了不少热心市民。对于外界的呼喊,老人已经没有了丝毫反应。这时一名年轻女孩上前施救,跪地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坚持了 5 分钟之后,老人终于苏醒过来,此时 120 急救车赶到,将老人送往医院。看到老人获救,守在旁边的老人战友高先生松了口气,他对女孩的救人行为感激不已,希望她能留下联系方式方便表示感谢,却被女孩婉拒了。

12 月 15 日,高先生向媒体求助,希望找到这名热心的女孩。“幸亏有这个女孩子。要是没有她,昨天弄不好要出大事,我们要找到她当面表示感谢。”高先生说。

女孩救人的美丽背影,引发通州全城搜寻的热潮。在大家的积极转发下,当日下午一点,就有人认出了她。热心市民丁红芳表示,当天在城区俞瑞芳内科诊所就诊时,正巧看到媒体发布的“寻人启事” 。经过比对,丁红芳发现诊所内的孙女士和视频中的女孩极为相像,后经询问确认是她,但孙磊却说:“不要让别人知道,这只是我应该做的。”

据女孩的姑妈孙霞透露,14日晚上,孙磊回来后跟她讲起过此事,说自己当时做了六组心肺复苏,直到老人恢复颈动、脉动、呼吸,后来她把老人交给了120医生,觉得“又救了一人,心里很开心”。孙霞说:“夜里我发现她膝盖都是青的,应该是跪在地砖上做急救导致的,而且当时正是她生理期,地上凉,回来后一直肚子疼。我表扬了她,侄女说如果再遇到一次,她还是会这么去做。”

经媒体报道,12月16日,孙磊获评阿里正能量奖。12月19日,通州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其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面对一片赞誉,孙磊却低调地说:“我是学医的,救人是本职。”

爱如春风化雨 润物细无声

在亲朋好友眼中,孙磊文静善良慢热,路边救人而至全城皆知并不是孙磊所希求的,她对病患的爱,是默默奉献,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种爱,让孙磊在路边救人时,不假思索,挺身而出。“这种事遇到一次就要做一次的。”她说。在工作中,她永远把病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护士,孙磊每天穿梭在病床间,给病人送去健康、温暖、舒心。病人因为生病,往往情绪不会太好,但无论病患是伤心还是冷漠,是暴躁还是消极,她都能用积极的态度、温柔的语言,春风化雨,抚慰他们创伤的心灵。

市民丁红芳在诊所认出了孙磊,她感慨地说:“这姑娘技术好,人也好,天冷,我一来,她就倒热水喝,还灌了个热水袋给我捂手,凉了又重新换水,这份贴心真是太到位了!”这也是诊所每个患者的共同感受。因为这,孙磊走在路上时,经常会有去过诊所的患者和她打招呼。

潜心学习秉初心 磨炼技能本领

在孙磊眼里,生命是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这就是她的初心。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技能。

还在实习时,孙磊看到医护人员现场做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神奇地把濒临死亡的患者救了回来,深深觉得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生命息息相关,于是狠下苦功,上班时仔细观摩前辈操作,不懂就问;下班时和同事互相练习操作,看书看视频反复揣摩,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也正是这本事,让她在路边成功挽救了倒地老人。

在学校孙磊学的是护理专业,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学习刻苦钻研,理论水平强,护理技能好,每年都获得奖学金,获评“操作小能手”,还是“三好学生”,如今她又自学在读南医大本科,即将完成学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孙磊说:“我想做一名好护士,救护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 朱剑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