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2

07-06

09:47

来源

江海晚报

通州“五小”特色课程让孩子爱上劳动

“左手抓一把秧苗,右手从左手中分出四五棵,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插进稻田里,要尽量插成一条直线……”近日,在南通都市农业公园,通州区平潮小学的孩子们认真地体验着插秧的辛苦与乐趣。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将劳动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义务教育内容。通州区率先作为,加大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力度,有序推进新劳动教育实验,通过居家劳动和52个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劳动教育课上什么、在哪儿上、由谁上,学校、师生及家长最关心的不外乎这3个问题。通州区教体局基教科副科长杨晓华介绍,通州区在开足开齐国家劳技课程的基础上,推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初步构建了面向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的“五小”特色课程,即小神农课程、小鲁班课程、小沈寿课程、小范蠡课程和小主人课程。

刘桥是南通板鹞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刘桥小学以此为基础创建“丰真”风筝坊;西亭初中结合自己农村学校的特点,开发“一瓢园”葫芦科艺工坊,孩子们沉浸在种葫芦、画葫芦、刻葫芦的“葫芦世界”里……通州各个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快来快来,这根黄瓜可以剪了”“这边还有个大茄子呢”……对通州区实验小学运盐河校区的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去学校里的“四时田园”种菜了。自从参加学校的劳动教育课后,孩子们通过劳动、观察、记录逐渐掌握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技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劳动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们感知生活的能力,还激发了孩子们各方面的潜能。通州区英雄小学有个让人眼界大开的劳技室,里面全是“小鲁班”木工社孩子们的作品,有桥梁、鸟窝、桌椅和各种脑洞大开的玩具。

在平潮小学指艺空间教室,一整面墙的展示架上放着孩子们亲手做的纸灯笼、纸鹤、纸吉他等手工作品,“一墩难求”的冰墩墩竟然摆了两个。“这两个冰墩墩是陈老师用毛线织的。”孩子们口中的陈老师是学校指艺社团的指导老师陈艳梅,因为手工活出神入化,当仁不让成了学校的业务尖子,更成为附近新坝学校的支教老师。

开展劳动课,不能局限在学校,更应面向社会。通州区通过开放实践场所、搭建活动平台,带领学生们到家具厂认识现代木工工具、农业公园体验插秧乐趣、电器厂寻访身边劳模、传承工匠精神等,让孩子们融入社会发展步伐。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8个。

(记者徐爱银 通讯员童轩)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