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40多位市民巡访团成员走进市一院新院探访一路走 一路拍 一路赞叹
2022-11-08 10:53:54 来源: 南通发布

4日上午,来自市民巡访团的40多位成员受邀来到市一院新院,参加该院组织举办的“新院新风采”主题探访活动。从一踏入院区开始,大伙就一路用手机、相机拍个不停,纷纷被眼前优美的环境、高端的设备和现代化的就医流程所折服,“手机相机空间不足,电也快用光了,但还是停不下来,只想多拍点照片、视频回去和家人分享。”市民巡访团副秘书长、市交通公共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委员朱健说。


走进医院地下一层,一座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能源站机房正在有序运转。能源站利用地下土壤温度冬暖夏凉的特点,在医院周边3条景观河道里设置了地源热泵井,通过自来水在管道内循环至地下进行换热,夏季将建筑热量排放到地下土壤中用于制冷,冬季从地下土壤取热供暖,同时实现全年供应生活热水。“这个环保理念太先进了,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设计理念几十年都不落后。”上个月刚刚从崇川区虹桥街道城管办退休的刘德炎也是此次受邀探访的成员之一,他说,无论在街道还是社区工作,他都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而如此现代化的医院堪称城市新地标,让他觉得“南通人太有福气了”。和刘德炎一样深有同感的,还有另外一位市民巡访团成员、崇川区政协专职常委袁宏珍,“这样的能源站值得大力推广!”


手术是抢救生命、护佑健康的重要医疗手段。新院区共有52间手术间,其中44间在7500平方米的手术中心里,手术间内全部配备信息化、智能化的系统,实现手术的全流程信息跟踪。“这样现代化、智能化的医疗设施设备,符合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72岁的市民巡访团骨干成员、市纪委特邀监察员保明在参观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登上医院13层楼顶,大楼制高点是一座直径达23米的停机坪,设计最大起飞重量8吨,满足国内绝大部分的救援直升机的起飞要求,先进的助航设备、机场照明设备、气象设施、消防救援设备、机场标识等一应俱全,能够实现全天候安全起降。停机坪上还配备升降式转运电梯,确保病人能够第一时间获得高效转运。当天,市民巡访团中的摄影高手、开发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钱咸华不停地按下快门,为每一名来访者站在空中停机坪上拍照留影,“实在太棒了,接下来我打算带着开发区摄影家协会的摄友们一起来采风,并用好自媒体平台做好市一院新院的宣传,让更多市民了解到这座现代化一流医院的风采!”来自巡访团中的“85后”成员、市农业农村局执法监督处科员陈嘉蔚认为,楼顶停机坪的设置真正体现了“生命至上”,“从停机坪能直达手术室,和时间赛跑,这真正给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带来了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市一院新院为减少患者就诊路线,将影像、手术、综合 ICU、检验、消毒供应、内镜、病理等大型或复杂医技功能居中布置,优化就诊动线,为患者提供就诊便利;并打破内外科限制,以疾病为中心建立多样化诊疗中心,例如心脑中心是将心内科、胸心血管外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共同组成诊疗单元,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合作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与老院相比,环境变美了,面积变大了,设备变先进了,但最核心的还是医疗服务!”袁宏珍对新院合理科学的流程设置频频点赞,并期待未来新院正式运行后,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当了18年的市民巡访团副团长,73岁的杜国元带领市民巡访团成员一起推动了南通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此规模的一流医院真正把为民办实事落到了实处,这是健康南通建设的最好佐证,这样的设施设备比国外的医院还要好。”杜国元认为,与一流的硬件设施相匹配的,应当有一流的软件服务和高层次医疗人才的支撑。他呼吁,市民文明就医,用良好的文明素养为市一院新院增添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市一院新院项目是南通市委、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深化战略合作、提升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惠及长三角北翼特别是南通及周边地区人民的重要民生工程。市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沪通两地医院同质化发展的管理理念,市一院新院将对标上海医院的医疗质量标准,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借助上海仁济医院平台,通过多种模式加速培养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新突破,造福更多江海百姓。


文/冯启榕 图/李波 濮丛洲 汤周燕


科技向善 医者仁心


朱健 市民巡访团副秘书长、市交通公共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委员


电梯直达13层楼顶,爬上两段金属台阶,顿觉秋意如许、豁然开朗——扬子江似在眼前,紫琅湖尽在脚下,秀美的五山、满眼的绿植,几乎让人忘却了这里是座医疗重地。欣赏之余,我脑海里一下子浮现了美剧《医院五日》中描述的场景: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遭遇飓风袭击,撤离时,医护们得先将病人“抬到担架上,穿过孔洞……爬过两段金属台阶,最终通向直升机停机坪”。将每名患者送至停机坪大约需要45分钟,从下午到天黑,只转移了50余名病人。


如何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快速转运的同时,确保直升机安全起降?这是患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只见工作人员轻启按钮,一座急救专用的升降式电梯轿厢缓缓升起至停机坪上,直升机送来的患者可迅速转运至医院绿色通道,为救人争分夺秒赢得时间。


直升机的落地也很有讲究,停机坪直径达23米,四周的栏杆还可控制放倒,此外,还配备了先进齐全的助航设备、气象设施和救援设备,确保直升机可以全天候安全起降。


信息化的手术系统、智能化的发药系统,还有集成化的循环系统,初探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处处可感受到高科技的智慧元素和人文化的医者仁心。


一院情缘


保明 市民巡访团九组副组长、市公交巴士公司原书记、经理


11月4日,我们满怀期待地参加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新风采”探访活动,走进了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单体建筑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的医疗建筑里。


在智能化药房,药师为我们演示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库发一体”系统,自动化补药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00多盒,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患的等待时间。在手术中心,44间手术室根据不同需求科学布局,手术机器人正虚位以待。在地下负一层的能源站,采用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新技术,通过1000多口地源热泵井,为全院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在医院大楼的顶层设置了停机坪,先进的助航设备能够确保直升机全天候安全施救。


新院新风采,唤醒了我尘封已久的回忆。我保家老宅坐落在孩儿巷西,与人民医院近在咫尺,祖孙三代看病都在一院。“生病要到一院”在我儿时就扎下了根。就在去年春节,在一院温馨的病房里,我陪伴妻子度过了难忘的一周,医护人员专业、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如沐春风、深受感动。


新一院新风采,新征程新起点。百年一院将会焕发出美丽的青春。


[责任编辑: 朱剑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