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3

02-08

10:00

来源

南通网

近三年来,全市奖励慰问见义勇为人员1631人次——江海之滨唱响正气之歌

这两天,南通平民英雄王兵和施炳生的事迹持续在网络刷屏:面对一辆坠河下沉的SUV,他们一人游泳、一人划船,在汽车即将被河水吞没的生死关头,破窗挽救了司机的生命。

地处长三角北翼的南通,近年来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跃升,而以凡人善举先进典型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也享誉全国,书写着现代文明的华彩篇章。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市奖励慰问见义勇为人员1631人次,涌现出海上救人的全国“平安之星”钱军等4人群体、勇救国际落水难民的“省见义勇为模范”宋涛、年过七旬冰河救人的“江苏好人”石秀峰等一批先进典型。当危难来临之时,越来越多的身边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演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温暖底色,托起生命希望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2020年11月26日,在距离如东县刘埠渔港外50多海里的138-8渔区,一艘来自连云港的渔船突然起火,几分钟蔓延全船,14名船员命悬一线。正在周围作业的如东恒丰水产品有限公司“苏如渔运08186”渔船闻讯,船长钱军和船员杨九才、张学群、丁晓东向着火渔船急速靠去,疾风骇浪中经过来回十多趟、每趟十几秒钟的强行靠帮,将14名被困船员分批全部转移。“当时海上刮着八级风,大浪达2米以上,稍有不慎就是两船相撞、船毁人亡。”回忆起事发时的情景,船长钱军至今心有余悸,“但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这是挽救一家五口的义无反顾。2022年9月20日清晨,市区城南小苑一住家黑烟滚滚,中建科工南通红星路停车库项目的6名工人闻讯抄起灭火器和撬棍就往现场赶。屋内人员仍在熟睡,他们一边呼喊,一边果断取道眼前最近的失火住家院墙,在墙外架起梯子,奋力撬开防盗窗,拿起灭火器砸碎卧室窗玻璃,搭建起“生命通道”。2个孩子、3个大人,被困祖孙三代5人被一一救出,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才33个月大。“如果再耽搁一些时间,火势可能难以控制,后果也难以想象。”被救家属回忆道。

抢险救灾、冰河救人、与犯罪作斗争……在南通,一桩桩、一件件见义勇为的英雄故事,闪耀熠熠星光,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举手之劳,引领向善风尚

因为在长江中救起落水女子,本月3日,海门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辅警王庆华获得“江苏最美辅警”提名奖。2022年3月6日,一名女子在崇海汽渡临永渡口割腕轻生,正在渡口开展防疫检查的王庆华随同民警潘敏立即上前安抚制止,未料女子忽然奔向渡口码头跳江。王庆华来不及脱下衣服,纵身跃入水中,将拼命挣扎的女子扶出水面,最终在岸上人员的配合下,成功将女子救起。“在那样的情况下,谁看见了都会去帮一帮的。”王庆华说。

“举手之劳”“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这是英雄们最多的回应。他们以不求回报的真性情引领了全社会共建平安、人人共享文明的良好风向。

2020年6月13日,沈海高速浙江台州温岭出口处,一辆由宁波开往温州的槽罐车发生爆炸。途经现场的24岁通州小伙黄鑫林看到迎面走来的伤者谢先生,二话没说载着对方连闯几个红灯,将他送到最近的医院,之后不留姓名便离开了现场。事后,当南通市、区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登门慰问,黄鑫林当即表示,连同之前获得的慰问金总共2.5万元全部捐出,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随后将钱款送至村书记手中。“我还年轻,还有能力挣钱,希望这些钱款能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这份延续的温暖,感动了无数网友。

全城礼遇,为英雄“撑腰”

“英雄一时、光荣一世,让见义勇为人员有待遇、有地位,这是对英雄的敬意,更是社会价值的取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施建中说。

南通是全国开展见义勇为工作最早的城市之一,始于1988年我市如东县“黄金泉见义勇为事件”,设立南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筹备会,1996年正式成立南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2012年,贯彻国家七部委要求,我市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出台了《南通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办法》。

奖励表彰、医疗救治、抚恤救助、生活保障、教育优待……一系列优抚制度为见义勇为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全市1.64亿元见义勇为基金为他们提供坚实保障服务。

2019年5月6日凌晨,32岁的如皋人丁鑫军在浙江抢救一落水女青年时不幸牺牲,被评为浙江省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追记一等功。丁鑫军走后,在如皋老家留下生活困难的妻儿。江苏、浙江两省公安机关给予关爱,2021年3月,丁鑫军的妻子被录用为如皋市公安局如城中心派出所辅警。去年5月,在南通、如皋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大力帮助下,丁鑫军的儿子享受到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子女中考加10分的优惠措施,被如皋市第一中学顺利录取。

历年来,南通先后有33人因见义勇为光荣牺牲。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每名牺牲人员的亲属购买人身医疗意外险并安排体检,每年对牺牲人员困难家庭开展慰问救助。

英雄的名字,理应被城市永远铭记。在“义行江海”的大爱氛围中,我市见义勇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见义勇为、扶危救难,成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重要组成,成为江海大地涌动的“城市之魂”。

记者 张亮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