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故事:
村里也能点外卖!在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饿了么”骑手杨九明已经驻扎了六年,六年间杨九明服务了超过2000位留守老人。

摒弃繁华,毅然返乡做外卖骑手
杨九明是一名退伍军人,2006年退伍后,曾在上海工作、生活。2011年,杨九明陷入两难的境地,一边是稳定的工作,一边是骨肉亲情。再三思考后,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回乡照顾小孩、老人。当时栟茶外卖刚兴起,急需外卖员,在上海享受过外卖便利的他成为栟茶第一个吃螃蟹的骑手。栟茶外卖大多是外地打拼的子女为家里的老人、小孩点的,外卖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快餐、糕点、药品、快递……刚开始送单,老人以为他是推销的,不敢靠近他,也不敢收,反复询问,他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渐渐地熟悉了,老人们都盼着他来送单,经常在家门口等,他将留守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每次送餐过去,还会帮忙做些锄草、推车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心撒播爱,成为传递爱的使者
杨九明除了为留守儿童、老人送外卖、拿快递,有时还会接受顾客的特别需求,成为传递爱的使者。一次,杨九明看到平台上来了一份订单,是一位身居外地的儿子为家里的老人定了份生日蛋糕,订单上特别备注请骑手陪伴老人过一次生日,而订单显示在8公里外。外卖骑手的时间尤为宝贵,但杨九明没有一丝犹豫,立刻接了这份路程较远且费时的订单。把生日蛋糕交到老人手上,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拆开包装,点上生日蜡烛,为奶奶戴上生日帽、唱生日歌,陪伴老人过了一次生日。看着老人开心的笑脸,杨九明说:“看着这些老人,想起自己当初回乡的初心,不也就是为了回来多陪伴老人和孩子吗?那些远离家乡的子女,他们也想父母,不能经常在身边尽孝,我就用我的力所能及代替他们尽一点孝心。”像这样的力所能及,杨九明已经习以为常。送外卖的途中,遇到老人骑车过桥,他会主动上去推一把;老人提着重物,他上去搭把手;在外打工的父母给孩子寄的快递,他送到孩子手上,不忘叮嘱孩子好好学习,等等。送外卖有温暖,也有困难和辛酸。送单晚点,可能会被顾客投诉;刮风下雨,路滑,订单容易被淋湿,需要他自己承担损失;路不平,订单洒了也要赔偿等。“我也曾想过不干这行了,但想干了多年,与爷爷奶奶都熟悉了,像亲人一样,就有点舍不得。”杨九明想到他不干了,以后不能经常见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见不到他会失落,他就犹豫了,这一坚持,就是6年。
星火燎原,骑手团队传递温暖
6年时间,杨九明由最开始的单打独斗,作“微光”引路,发展成如今6人的爱心骑手团队,凝聚了更多人的力量,将对留守孩童和老人的关爱传递下去,点点“星火”为他们的世界带来了温暖。乡村配送和城市不一样,乡村弯弯绕绕的小路特别多,城市配送基本在3公里内,而乡村配送距离长达10公里,并且乡间小路常常定位不准,不熟悉地形的爱心骑手们常常走弯路,为了让大家尽快将外卖送到客户手中,杨九明利用送外卖和平时空闲时光,走遍栟茶村庄小道,手绘了三张乡村地图,村庄、桥梁、小路、店铺、学校的位置都一一标注,6年间不断的补充完善,现已成为乡村外卖员的手绘导航。“他绘制的乡间小路地图非常的详细,比导航都准。我们现在送单到村都用他的地图,少走弯路。”一名骑手感激地说。
杨九明甘于奉献,6年如一日,穿梭在栟茶的乡间小道,将爱心和温暖洒向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给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送去关怀和温暖,传递了满满的人间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