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故事:2023年4月,江苏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南京胜利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南通市海门区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的“85”后员工孔国照一举斩获“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五一劳动奖章”两项殊荣。孔国照出生于1985年,由于生长在内陆,从小就憧憬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未来,报考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船舶技术专业。2006年参加工作后曾在外企工作,并去国外深造学习。2013年,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以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决心,他婉言拒绝了外企的挽留,毅然回国,加入了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1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船舶结构设计师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技术中心结构室主任,带领团队完成了20多个大型海工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其中有10多个都是国家级、省级、集团级的项目,填补了诸多国内空白。

创新驱动,科技研发成果丰硕
孔国照于2006年参加工作,具有17年的海工装备设计与研发经验。“一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我也有些心浮气躁,但是行业前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踏踏实实、耐得住寂寞,要敢于创新,于是我慢慢领悟到了工作的真谛。”作为项目专业负责人,这些年来,孔国照参与完成了5个大型海工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其中参与的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的“极地小型邮轮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是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已于2019年交付并投入运营;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的“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全球首艘大桩靴CJ50系列钻井平台,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获201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与的CM-SD1000型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型半潜钻井平台,攻克了世界最高级别超高强度R6系泊锚链等5项关键技术和国产化装备研制,入选交通部2021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孔国照还牵头主导了6个海工项目的研发设计,其中主导的“10MW浮式海上风电基础平台设计研发项目”是国内首款适用10MW大型风机的浮式风电基础平台;主导的自主设计的国产化铝制直升机平台模块项目,填补了招商重工在该领域技术研发及建造的空白,为公司在海工装备领域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促进了海工装备国产化进程。
成果转化,助力招商科创发展
孔国照同志在开展研发设计攻关、解决公司重大业务难题的过程中,同时注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积极参与国标、团标及公司企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等。
其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制的《海洋平台桩腿用钢板》团体标准(T/SSEA 0262)获得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团体批准,已正式发布。
近5年他参与编制公司企业标准15项,设备采购年度标准协议9项,制订各船型工时标准文件7份。在专业船舶期刊发表论文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9(其中第一发明人10项)。
孔国照同志以其优异的表现及突出的科技成果,多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及创新奖项,曾获得省部级荣誉4项(个人、团体奖各2项),市级荣誉5项,集团荣誉2项,公司级荣誉5项、公司级科创奖项12项,有力地助推了公司的科创发展。
团队培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作为技术专业团队负责人,孔国照注重人才培养,带领科室团队在进行科研项目研发及新船型开发过程中,采用师带徒的传帮带模式,充分锻炼研发人才队伍,打造了具备独立自主开发多船型能力的研发设计团队。该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多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丰富了公司产品种类,为招商工业拓展海工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每当看到由我参与或者主创的设计从图纸变成模型,再从模型到真正的船舶,我感到这是很幸福的事,也特别有成就感。”孔国照说,接下来,他将带领50多名团队成员在3000T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一种远海浮式风电渔场暨清洁能源供应平台的设计研发上进行攻关,持续为公司、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大国重器,为建设“实业强国”、“海洋强国”贡献更多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