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张志光,男,1960年4月出生,崇川区人,滴滴家政服务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创业致富,回报社会,慈善助学,扶贫济困,爱国拥军,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家乡人”“南通市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江苏最美拥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张志光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在抗日战场上英勇顽强,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张志光从小深受影响。1978年,满18岁的张志光光荣入伍,被分到通信班。第二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首长问他敢不敢上前线,他拍着胸脯说“敢,绝不给军队丢脸,誓死捍卫祖国”。回到宿舍,张志光把遗书交给部队首长,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战前训练中。不过,这场战争很快结束了,张志光不需要奔赴战场,却也成为憾事。
1981年,张志光被选送至济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之后,将被分配到军区通信团工作。然而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血管瘤,无奈,张志光只能离开部队,告别部队生活、告别昔日战友。
退伍后的张志光被安排到南通邮电局工作,送信件、送报纸,他同样认真负责。二十出头的张志光是个热心肠,维修家用电器对于在部队里学通信的张志光来说小菜一碟,邻居家的收音机坏了、电冰箱坏了,他都帮忙修好,不索回报,还时常垫钱买配件材料,因此经常得到街坊四邻的赞许,他打心眼儿里也感到快乐。
单位领导得知张志光的事迹,决定对他嘉奖提拔。但正当此时,他身上的血管瘤再次发作,先后做了三次手术,身体虚弱的张志光已经不能再坚持正常的工作了,领导深感惋惜,只好让他病退回家休养。
扶弱济贫,善行天下
命运一再捉弄他,却没能打垮他。休养调整好后,张志光开了一家小店,销售电子产品,凭借军人的良好形象、童叟无欺的诚信经营和在周围群众中的口碑,店虽小,生意倒很红火。随后,张志光开始经营饭店、批发蔬菜、建葡萄园、办农场,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张老头”农场的成功让他赚得了第一桶金。手头日渐宽裕的张志光琢磨着要为社会做点事情。于是,他开始了扶贫济困和爱国拥军的善行义举。“有能力自己赚钱了,还有一份病退工资拿,一个人拿了两份钱,应该拿出其中一份来帮助更加需要的人。”这是张志光的初衷。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志光得知安徽一位年仅7岁的小孩遭遇家庭变故后,成为孤儿。他将小朋友带回南通,亲自抚养,让他进南通最好的学校上学。为了改变孩子自卑、内向的性格,张志光经常带他到饭店吃饭,还专门请了老师辅导功课,现如今孩子已长大成人,并找到了工作,自食其力。
张志光的暖心之举不曾停下,他先后捐助20名甘肃山区小学特困学生,每年定期汇去学费和书本费,并在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开展的“我在南通有个家”活动中与藏族学生结对帮扶,捐赠四万元给学校,作为藏族学生奖学金。
同学聚会、战友聚会,听说谁困难了,张志光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或者几百或者上千。二十多年来,张志光累计捐赠数额高达200万元。散尽家财,帮助他人,张志光的行为不仅没有遭到家人的反对,而是得到全力支持。老母亲、妻子、儿子儿媳都在他的感染之下,积极参与扶贫帮困事业。张志光表示,孙子尚且年幼,要从小培养他乐善好施的品格,参与慈善事业,帮助身边困难的人。
拥军爱国,铁血热心
离开部队已经三十多年,而张志光的军旅情怀依然浓郁。他曾看到一组关于抗战老兵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有些负伤残疾、有些无儿无女、有些回乡务农,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大多孤寡贫困、生活艰辛。张志光为之动容,他心想,抗战老兵们曾经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会一个接一个走向生命的终点。张志光下决心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成立慈善基金会,专门用于帮助抗战老兵,奖励优秀的南通籍官兵及其家人,帮助回乡后遇到困难的退伍军人,奖励对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的南通地方干部。
为此,张志光拿出50万元养老钱作为首笔爱心善款,并积极奔走,终于2015年8月,“南通爱国拥军基金”获批成立。成立以来,该基金已经先后走访了700多名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向他们赠送了荣誉锦旗、荣誉铜匾、慰问金、慰问品等,对100多名生活困难的军人家属、烈士、伤残军人、退伍军人实施慈善救助,对天津港大火中牺牲的官兵家属进行慰问。
古道热肠,积善余庆
2018年,张志光又开办了全国第一家爱国拥军免费爱心粥店,至今已发展到6家门店,每年为10多万人次的退役老兵和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早餐。
2019年末的一场寒潮,不少居民家中水表冻坏、水管爆裂。自来水公司所抢修忙不过来,张志光立即成立了江海志愿者爱国拥军服务大队,免费为抗战和抗美援朝老兵修水修电,提供家政服务。服务大队采用准军事化管理,一站式服务,规范操作,受到了转退军人和老兵交口称赞。
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张志光通过各种渠道向抗疫志愿者、工作人员捐赠100箱方便面、300箱蔬菜饼干、1000瓶矿泉水,向市区居家隔离家庭捐赠10000斤豆芽菜,同时通过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驻沪官兵赠送大米、鸡蛋、面条、蔬菜等物资。
张志光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人民网、南通网、铁血社区、扬子晚报、人民前线报、新华日报、工人日报以及安徽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等近百家媒体先后进行报道。做善事易,难在坚持,张志光坚持善行义举数十年,充分展现出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爱国拥军情怀和社会担当,他是一名合格的军人,更是一位助人为乐、古道热肠的优秀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