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心存明月,照亮前程之路;未签誓约,恪守千金之诺。这正是启东市合作镇老党员朱永继一生的生动写照。
五十年、千万字,笔耕不缀践初心
朱永继的父亲朱德明早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游击队队长,后随军一路南下,1949年10月在金门战役中壮烈牺牲。当时,朱永继才5个月。虽然与父亲从未见过面,英雄父亲却影响了朱永继一生。“小时候,家人怕我长不大,将我‘寄名出姓’姓樊,叫樊锦云。”1966年,正在读初中的朱永继为自己改名。“我是在党的关心下成长的,取名‘永继’,就是要永怀党恩、继承革命传统,回报党的恩情。”这是他为自己改名的原因,也是他许下的一生诺言。
1970年年底,朱永继怀着对父亲、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向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在军营,他特别爱好学习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在报纸刊物上一看到党史故事、党史研究资料,他都如获至宝、反复阅读并随时收藏。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976年,朱永继复员回乡,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用于从报刊杂志、新华书店、档案馆查找和搜集、研究党史资料。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朱永继步履坚定的脚板,走遍了启东的大街小巷。坚持笔耕不辍的书写,如今他积累了大量的党史研究资料,经分类建档,竟有130多卷,其中专辑85卷,共上千万字。
2013年,朱永继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启东首个“家庭党史室”,把几十年的珍藏全部对外开放,并自任讲解员。朱永继的家庭党史室正式对外展出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中有党政领导干部、老干部、中小学生、周边村民等,还吸引了不少启东以外的参观者。党史室现如今在合作镇已是家喻户晓,在那不大的家庭党史室里,时常坐着几个村民,或静心研读,或热烈讨论。每每看到此情此景,朱永继欣慰地说:“能让村民及时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值了。”
如今,74岁的朱永继,还坚持每天阅读《新华日报》《求是》《群众》《党的生活》等报刊杂志,不断更新党史资料。在朱永继的床头、书桌、书架上,摆放着各类报刊、书籍,白天在家庭党史室忙碌或是去宣讲党史,晚上就在房间里整理各类党史资料。50年来,朱永继对党史研究的不懈追求和执着精神,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十余年、五百场,传播党史兑诺言
朱永继曾说,他不仅要将宝贵的党史资料传承下去,更要把对党忠诚的信念信仰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一代“永怀党恩听党话,继承传统跟党走”。2009年,朱永继退休后,就致力于播撒传承革命薪火,发挥党史资料“存史育人”作用,向乡亲们、孩子们讲述党的历史和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在干部群众中代代相传。
10年来,朱永继宣讲党史和党的理论500多场次,受众人数超过36000人次。为了更好地宣传党史,朱永继还自制展板,开展党史巡回展览,并应邀前往启东中小学学校作“抗美援朝”“雷锋精神”“知党史 感党恩”等专题讲座。
在朱永继近500场的宣讲中,人数最少的一场宣讲,听众只有两人。即便只有两个听众,朱永继仍然耐心、详细地为他们详述党史。“那是一对母子来党史室参观,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我也愿意讲”朱永继激动地说道。正是秉持诚信的服务理念,朱永继做到了言出必行。
10年来,朱永继义务宣讲党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听众和学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读初一的小阳沉迷手机、荒废学业,朱永继给他讲革命英雄的故事,使小阳迷途知返、重回校园。党员郁允飞、朱永新,村民张士标、施卫生等经常听朱永继的“党课”,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把葡萄树变成了“摇钱树”,谱写着共同富裕的壮丽诗篇。
在播撒革命薪火的路途上,朱永继还坚持传帮带,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了他的行列。“85后”青年王梦璐、“95后”青年倪佳吴、“00后”青年万淇洋等年轻人先后拜朱永继为师,接过了薪火相传的接力棒。
一辈子、存爱心,行善乡间报党恩
在合作镇五星村居住了一辈子,朱永继与邻居们相处和睦,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邻居家老人生病了,他主动探望;孩子没人照看,他主动帮忙。他所在的网格中,有一户86岁的老母亲带着一个智障儿子的家庭,朱永继时常记挂在心上,逢年过节,他都会自掏腰包,给这家送上米、面、油等物品。这份善心至今已持续了整整几十年,从没间断过。
三年前,朱永继担任了新义村老干部支部书记,他更是带动支部一班人,组建了“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队,一起关心关爱困难党员、困难学生。先后开展理论宣讲、扶弱帮困、环境保护、青少年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组织老干部捐款10000余元,结对帮扶了9名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朱永继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精心撰写宣讲稿《从抗击疫情看中国为什么能》,并录制成音频,从2020年2月起,这位72岁的老党员,利用“正能量加油站”音响,每天骑着电瓶车在村内开展5个多小时的流动宣传,声情并茂的宣讲传遍了五星村每一个角落,凝聚起全民防疫的浓厚氛围。
朱永继以自己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当地村民、各级政府的信任与支持,他的家庭党史室也进一步壮大,也让更多人听到了党的好声音。近年来,朱永继荣获“启东好人”“启东市优秀志愿者”“南通市‘四讲四有’党员标兵”“南通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