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她是一位真诚的教员,珍惜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事业,被不少同学看作是“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牢记入党时的誓言,积极担当,以心育心,努力做学生心灵的工程师;她是一名乐观的病员,笑对疾病,以积极正向的师表形象,帮助学生拨开心灵上的“雾霾”,满血复活投入学习。她就是通州高级中学教师蔡志红老师。
“蔡老师,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他,从初中开始就控制不住地要“拿”同学的东西,不“拿”,心里就很不舒服,“拿”了之后又非常自责。“蔡老师 ,我快要精神分裂了,学习也受到了影响,您帮帮我吧!”面对他的倾诉,蔡老师鼓励他树立信心,帮他制定心理矫治的方案,陪他共渡心理“难关”,他逐渐改掉了坏习惯。高考后,他如愿考上了一所知名高校。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蔡老师:“老师谢谢您,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获得自信和尊严,让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成长中的烦恼。学习的挫折、生活的困惑、选择的迷茫……蔡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充当“24小时待机”的成长热线,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面谈还是电话。
一个周日,蔡老师接待了一对前来求助的母子。这名高三男生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外地女孩,对她产生了好感,便想辍学到女孩所在城市打工,任凭父母怎么劝说都听不进去。他很认真地问蔡老师:“我已经18岁了,难道不能决定自己的幸福?”“能,你当然可以决定自己的幸福!但幸福是什么,你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吗?”蔡老师不急不躁地和男孩探讨“恋爱结婚需要的条件”“爱情和好感的区别”“高中阶段谈恋爱与工作以后谈恋爱的区别”“中学生专心读书对人生的意义”......不知不觉中,男孩逐渐领悟到自己的不成熟。咨询结束时,他对蔡老师深深一鞠躬,深情地说了一句:“谢谢您!”男生的妈妈也激动地落泪,久久握住蔡老师的手不松开。
病床上,她仍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018年2月初,蔡老师被查出乳腺癌。手术之后,蔡老师共进行了21次化疗,28次放疗,一年靶向治疗。在病床上,不断有学生和家长打来电话,向她寻求帮助。“能帮一个是一个。”抱着这样简单的信念,蔡老师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疗愈他人。
“蔡老师,我不想活了。”女生脱口而出的话,当时就让蔡老师心下一紧。初中时,陪伴女生长大的外婆突然离世,让她久久不能释怀——“我父母工作太忙,我们成了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外婆不在人间了,我感觉自己的魂也没了。”蔡老师慢慢抚慰她失去外婆的悲伤,并努力修复她和父母的感情。谈话结束后,蔡老师骑着电瓶车去了女生的家里,和她父母做了交流,希望她父母在工作的同时,关心女儿的心理健康,指导她父母如何表达对女儿的关爱,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二次与女生长谈时,蔡老师忍不住动情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继续聊活着的意义,我只知道自己作为一名癌症患者,感觉活着是那么美好的一件事。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努力多活一天,再多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第二天,女生送来一张卡片,上面写道:“蔡老师,我想通啦。最让我触动的就是你啦。我的目标是想救人。等毕业后我一定来看你。”高考结束后,女生果真考上某重点医科大学,并跟蔡老师许下了下一个美好生活的约定。
400、70000、10000......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初,学校决定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蔡老师虽然还在化疗,仍然积极参与该项目的申报和现场答辩活动,主动为该项目的建设、结项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9月,学校招聘了18位兼职心理导师,蔡老师满腔热情,为他们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如今,他们已经纷纷走上了专业成长之道,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
从教30多年,成为心理老师22年,蔡老师面向学生、家长、老师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400余场,受益70000人次,接受学生个别心理疏导超过10000小时。她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卓越教师、江苏省中小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江苏省优秀心理健康辅导员等,个人专著《心理减压室:完美高中生活指南》被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评为优秀畅销书。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每个心处黑暗中的孩子,都需要一盏明灯来为他们点亮前程、指引方向,我希望我能是这样一盏灯,给他们光亮、温暖和力量。”蔡志红曾对新闻媒体表达这样的心愿。蔡志红的爱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点亮一个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生命在心灵的熨帖中卓然绽放。蔡志红诠释了什么是敬业奉献、什么是社会责任,用行动践行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传统美德,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