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4

03-01

13:57

来源

南通日报

聚焦地方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期间,“龙腾江海过大年·南通新春民俗巡游”活动在南大街热闹开演,龙狮表演、海安花鼓、如皋木偶、如东跳马伕、启东吕祖文化、通州荷花盘子舞、海门山歌等南通地方传统文化精粹一一展现,令不少市民直呼“太震撼了”。南通新春民俗巡游活动热火朝天,不仅折射出南通地方特色文化穿透人心的力量,更传递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独特的文化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自信自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电影《长安三万里》广受好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火爆,故宫文创屡屡成为网络爆款,无不表明,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改善生活品质、走向共同富裕拥有了更新的期待。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南通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江海文化、纺织文化、文博文化、教育文化、垦牧文化、青墩文化和海盐文化等交相辉映。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中“一滴水”的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精神力量。


(高姝)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