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0
14:30
来源
南通日报
进入1月,人们开始期待春节的到来。在旅游消费不断升级的当下,“年味游”已成为国内游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春节度假体验,更为小众目的地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年味游”吸引大量游客涌入小众目的地,刺激当地消费。游客在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支出,直接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内生动力。在蛇年春节,我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推出一系列“年味游”十足的活动。例如今年2月2日,将在南通群英馆、南大街商圈、圆融商圈举行“金蛇献瑞乐通城”南通新春民俗巡游活动。去年这一“顶流”活动让南通迅速出圈,今年在重磅节目的加持下有望使南通一跃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小众目的地想要借此东风实现真正的蝶变,应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
在“年味游”的热潮下,一些小众目的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年俗文化资源,导致文化商业化气息过重,失去了原真性。此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也成为检验小众目的地能否持久火爆的标准。
守住年味,打造大众青睐的小众目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前规划和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在交通方面,优化道路规划,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合理安排停车场。在这方面我市做法值得点赞,比如节假日期间延长轨道交通运营时间、灵活调整行车间隔,用爱心服务助力暖心跨年。同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住宿、餐饮行业的价格和服务标准,定期对商家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坚持文化保护与传承。小众目的地在发展“年味游”时,要以保护年俗文化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地的年俗文化,建立文化传承机制,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比如崇川区“紫琅拾青”青年人才夜校,开班以来引发关注,要考虑是不是在春节期间也能增设课程,让更多市民游客有一次短暂而新鲜的体验。同时,合理规划旅游开发项目,确保文化活动的原真性和文化空间的完整性。比如浙江乌镇在举办春节民俗活动时,严格把控商业活动的规模和形式,让游客在原汁原味的年俗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我市学习借鉴。
懂得精准营销与品牌打造。小众目的地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精准营销,突出本地独特的年俗文化魅力。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进行宣传推广,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和图文介绍,吸引潜在游客。同时,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旅游品牌,将年俗文化与目的地形象紧密结合。我市不乏“藏在时光里的”古镇,比如栟茶古镇、余西古镇、白蒲古镇等,不妨将“年味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打造“××古镇——最具年味的古镇”等品牌形象,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只有借“年味游”东风,从每一个细节做起,设施和服务跟上趟,才能实现从小众地向大众向往的目的地的华丽蝶变,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苏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