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3-03

15:29

来源

江海晚报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为孩子听力 保驾护航

 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2月28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门诊,言语治疗师缪丽丽用吹泡泡的互动方式,为一名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进行言语康复训练。“通过制造声音、展示口型等,让孩子感受声音的节奏、韵律和发音方式。”缪丽丽说。


“听障儿童的言语康复训练,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关键步骤。”缪丽丽介绍,家庭在康复训练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要持续地与孩子交流互动,巩固训练效果。同时,康复机构和专业人员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耐心的引导,帮助听障儿童提升言语能力。


“全市从事听障儿童听力语言训练的康复机构共有7家,为有康复价值及需求的听障孩子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市残联康复部部长高祥介绍,我市残疾人总数达53万余名,其中持证残疾人总数为18.5万余名。


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围绕爱耳、护耳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装配人工耳蜗、助听器、听力语言训练等康复手段,使1万余名听力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其中0至14岁听障儿童康复效果显著。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顾秋燕说,听力是孩子语言发育、认知发展的基石。顾秋燕建议家长重视孩子的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新生儿出生后3至5天应进行首次听力筛查,之后在不同年龄段也需持续关注,定期带孩子进行听力健康检查。若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不灵敏、说话吐字不清等情况,务必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相关科室接受专业的诊疗与康复服务。早发现、早干预,是帮助孩子恢复听力、实现无碍沟通的关键。 


(记者尤炼)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