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3-03

16:59

来源

开发区莫文隋志愿总站

龙抬头日见“雷锋”

3月1日清晨六点半,春寒料峭的南通开发区通盛爱心服务点,笼屉箱里腾起的热气,氤氲了"莫文隋爱心早餐点"的红色标识。莫文隋志愿者、市民巡访团开发区片组成员张丽在案前排好的碟子里分酱菜,陆汉萍、刘晓燕麻利地将刚到的热馒头分发到盘,冯晓勇、黄学兰则将一碗碗热乎乎的红枣营养粥盛好。"今天要准备100多份,得让大爷大妈们吃得热热乎乎的"。晨光中,来自通州、崇川和苏通产业园的姚谦、邹桂英、季新建等志愿者也陆续赶来,莫文隋志愿者和巡访团志愿者的红马甲,与曦光里的朝霞交相辉映。爱心早餐现场,99岁的杨奶奶拉着张丽的手拉家常:“你们志愿者真好,比我亲闺女都亲呢”。



"朱大爷,您这血压135/80,比上回好多了!"南通爱尔眼科副院长看到一起来参加志愿服务的护士边记录边叮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莫文隋爱心小屋的义诊台前,银发老人们排起了长队。在早餐点西南角,优秀魏秀芳和她的伙伴,理发推子嗡嗡作响,"二月二龙抬头,给大伙儿理个精神头!"她笑着扶正82岁张奶奶的老花镜,剪刀翻飞间,银丝簌簌落地。开发区南京银行王淑琴副行长率领的志愿者虽然是第一次前来参加助老志愿服务,但穿梭忙碌的身影和洋溢的笑意,说明她们参与公益活动的干劲一点也不含糊。一位家长带着十二岁的孩子,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九点不到,莫文隋志愿者们已转战到区域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这辆车筐里有垃圾,得清理掉。"市民巡访团志愿者朱宪生仔细翻看车篮,将歪斜的电动车逐一归位。在中天研究院门口,正在提醒急匆匆赶来上班停车的小青年,"您看,这样停,车头朝外既安全又整齐"。不远处,陈克祥蹲身调整着车锁方向,这位有着20多年志愿服务经历的老党员,裤脚已沾满晨露。"三十年前'莫文隋'汤淳渊隐姓埋名资助贫困生,今天我们这么多志愿者前来学雷锋做好事。"正在路边推送一辆被乱停放电瓶车的南通开发区莫文隋志愿者总站负责人,指着身后介绍道。此刻他的身后,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将一辆辆或歪倒或斜放的单车,扶成笔直的线阵。



截至中午,志愿者们已将近千辆的共享单车归整列齐,清除23处被随手随扔的垃圾,共有68位老人接受了义务诊疗,12位老人接受了义务理发服务。开发区市民巡访团的记录本上,新增了17条文明建议。三月的春阳下,"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回荡交织在莫文隋志愿者们的心头。在这片开发开放火热的土地上,江海之城的莫文隋故事——正通过无数志愿者们的行动,不断地演绎传续。


(姚卫民  刘玉宇)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