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村民、“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南通市道德模范顾金珍收到了南通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朱晋的漫画《毛衣奶奶送温暖》。“这是对‘好人’的敬重、礼遇和祝福,旨在希望进一步弘扬‘好人’精神。” 朱晋表示。
被大家称为“毛衣奶奶”的顾金珍,今年76岁,退休前曾是一名妇产科医生。2016年的一天,她偶然看到一则被抛弃孩童衣不蔽体的新闻,就萌生了给这些困境中的孩子们送去温暖的想法。
这一织,就是9年,累计织就了350多件毛衣,给数百名困境儿童带来关怀与温暖。在2800多个日夜里,顾金珍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就是织毛衣,白天针线不离手,晚上看电视双手也不闲着。同时不断精进自己的编制技艺,根据不同年龄段,织出不同样式,让孩子们穿在身上能更加平整舒适。
对于每一件织好的毛衣,顾金珍都会贴心地洗涤、晾晒、熨烫,再整整齐齐地装进独立的包装袋中。她将这些亲手编织的爱心毛衣捐赠给南通市福利院的孩子们,也寄给西部山区的贫困学子,捎去一件件陌生又熟悉的“老母亲”的爱意。
顾金珍的先进事迹一传十、十传百,无数的志愿人士、先进个人汇聚到了以“中国好人”顾金珍为“中轴线”的道德创建工作来。南通第二毛纺厂等爱心纺织企业先后为顾金珍捐赠了各种款式、各种型号的毛线物料百余件,来自苏州、常州等地的志愿者们也纷纷前往慰问、探望这位发挥“余热”的古稀老人,也聆听学习她躬耕志愿的新路历程,加入到了这支“穿针引线”的队伍当中。
“点点爱心、织成毛衣,针针达情,温暖童心。”在南通市启秀市北小学,顾金珍还热心开设公益课堂,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参与到爱心编制社团,通过编织活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在基础针法外,传授平针、辫子针、短针等进阶针法,将编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情操相结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在课余,顾金珍还积极发挥“言传身教”的好人典型教育引导作用,传承“好人精神”,常态化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相关知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朱文颀 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