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14
15:47
来源
江海晚报
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美丽庭院”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魅力。在通州区兴仁镇长林桥村,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金字塔小院,为春日的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院的主人是一名南通籍60后雕塑艺术家,他将金字塔、雕塑、小桥、流水等东西方多元文化元素融入“美丽庭院”的建设中,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前来打卡。在第37个爱国卫生月到来之际,全国多地开展乡村庭院美化活动。近日,记者慕名探访这座上榜“美丽庭院”的金字塔小院。
历时4年,将艺术融入生活
在老家建一座金字塔小院,源于徐彬觉一深藏于心的一份金字塔情结。
“每个雕塑家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玩泥巴、堆积木的孩子。”在徐彬觉一看来,金字塔就是地球上最迷人的“雕塑艺术品”。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艺术创作之余,他一直痴迷于探究埃及金字塔的未解之谜。
“在埃及金字塔中,以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聊起金字塔,徐彬觉一打开了话匣子: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塔高除以底边的2倍是圆周率;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2018年,徐彬觉一专程前往埃及游览金字塔。这次旅行坚定了他的梦想——造一座金字塔小院,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把艺术与生活有机结合。
当年,这一计划便悄然启动。从2018年到2022年,徐彬觉一由雕塑家变身建筑师,亲自设计金字塔小院,光设计草图就画了数百张,还专门请教了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反复修改相关数据。
金字塔小院的主体建筑运用了和胡夫金字塔塔顶同样的角度来建造,白色的金字塔造型体现冷静洗练的设计语言。
“室内的空间设计也包含了很多与金字塔、宇宙、数学等相关的元素。”徐彬觉一介绍,客厅顶部由一个“生命之花”图案的不锈钢工艺品装饰;围墙、窗户、书架等均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定制;室内共分三层,从客厅抬头仰望金字塔塔顶,可以看到“斐波那契螺旋曲线”;主卧墙壁的不锈钢装饰将“岁差”“极移”等天文学元素暗藏其中;客厅的两张小沙发都是金字塔造型,蓝白相间的三角图案十分抢眼;三楼的金字塔塔顶被设计成冥想空间,融入了“星四面体”“神圣几何”等元素,墙面上用大大小小的钉子构造出仙女座、猎户座等星座的图案……
徐彬觉一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帮助自己和每一名来访者打开新视角,“走进这样的空间,无论是对于生命还是宇宙的理解,或许你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碰撞融合,体验美不可言
春日的午后,一袭白衣、白裤,头戴一顶礼帽的徐彬觉一坐在金字塔小院内看书。阳光洒满整座院子,春风轻拂,这样的画面宁静美好。
与金字塔主体建筑形成风格上的鲜明对比,露天的院子采用传统的中式布局,黑松、小桥、流水、竹林、假山、太湖石……有趣的是,院子西墙中间有一棵老柳树“穿墙而入”,颇有野趣。“我特地在墙壁上开了一道口,让它自由地长进院子里。”徐彬觉一最钟爱的是他在院内亲手栽种的一棵黄玉兰树。它不似紫玉兰般浓烈,亦无白玉兰的清冷,淡黄色的花朵点缀枝头,呈现出一抹抹淡雅柔和。
“我每个月都会回来小住几天。”在广州工作的徐彬觉一笑着说,就像定期“充电”一样,几天待在小院里不出门,他也觉得趣味盎然。而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插花——一根桑葚树的枝条插在孔雀蓝的花瓶里,放在藤编的茶几上,花瓶背后的白墙上同样用不粘胶贴着一行小字:“肉身可以白发苍苍,灵魂必须保持没有一丝白发。”
在书桌、钢琴甚至连卫生间的洗手台上,随处可见他别出心裁的插花作品。有枫叶、芦苇、狗尾巴草等,“都是我在村里捡来的,我喜欢这些天然未经雕琢的美”。客厅的茶桌是徐彬觉一从木材厂慧眼识珠找来的,“就是外表简单打磨了下,桌面上有很多小孔,我就用来当香插,可以边喝茶边品香”。茶桌上的几块石头是他在西藏旅游时随手捡回来的。
雕塑艺术家的院子自然少不了雕塑。《朝圣者》是徐彬觉一西藏系列雕塑作品中的代表作。在小院内,几个“朝圣者”也被搬了进来,静静地守护着这里的安宁。客厅的书架上陈列着数件徐彬觉一亲手打造的雕塑小件,其中就有曾被卡塔尔王室收藏的作品《智慧》——外形为金字塔中端坐着一位正在阅读的佛者。
多元的文化元素同样体现在屋内摆放的各式乐器上。钢琴、木吉他、颂钵……“金字塔造型有很好的聚音效果,在屋子里玩乐器,声音会入耳更入心。”徐彬觉一说,前不久,他就邀请了几个音乐圈的好友聚会。大伙现场唱起了歌剧,歌声沿着楼层的“斐波那契螺旋曲线”飘荡在金字塔塔尖,抬头即可透过透明的塔顶仰望点点星空,这样的视听体验美不可言。
艺术反哺,奏响乡村新韵
作为雕塑大师潘鹤的入室弟子,这些年,徐彬觉一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将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去年5月,他向南通大学捐赠了自己的雕塑作品《蜘书》。
“我18岁就离开老家了,但对于故土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歇。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根始终在南通。”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徐彬觉一曾在厦门的鼓浪屿附近住过3年,在大连的海边住过两年,后又在广州定居,但他觉得住得最舒服自在的还是自己一手打造的金字塔小院。在小院的建造过程中,88岁的老母亲亲自监工,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小院建成后,徐彬觉一曾多次邀请全国各地的好友前来做客,其中不少都是艺术圈的名人,有画家、小提琴演奏家,也有文化学者等。“我更愿意将金字塔小院比作我献给故乡的又一件雕塑作品,通过定期邀约各类艺术家前来举办讲座、雅集、沙龙等多种方式,给乡村振兴增添一道特别的文化风景线。”56岁的徐彬觉一坦言,未来,他计划在村里再建两座金字塔小院,采用琉璃装饰塔顶,打造更加惊艳的美丽庭院。
“虽然金字塔小院是私人空间,但我非常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进来看一看、坐一坐。今年,小院还被村里评为了‘美丽庭院’。”徐彬觉一呼吁更多在外的南通籍艺术家回到家乡,用绘画、雕塑、音乐等不同的艺术方式扮靓乡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艺术智慧。
采访过程中,他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新设想:待时机成熟时,将金字塔小院打造成民宿,并融入闻香、品茗、冥想、音乐疗愈、农家菜等乡村旅游元素,用小而美的庭院留住乡愁,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帮助更多都市人疗愈身心。
(记者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