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4-18

10:51

来源

南通日报

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标杆”

17日,记者走进位于海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中能农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齐腰高的蓝莓树上,叶片嫩绿,或青或紫的果实一簇簇缀在枝头,薄薄一层白色的花青素均匀地渗透在果实外层。


“这是目前全国最好的蓝莓品种,属于花香蓝莓类,果形大,口感脆甜,在海门第一年成功产果。”中能农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再涛说,目前每株产果量2到3斤,虽然产量不算多,但大果率高,总体来看是种植成功了。


蓝莓不喜潮湿,却放在梅雨季较长的海门种植,这是为何?孙再涛告诉记者,海门的“区位优势”是加分项。海门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海太长江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全面起势,海门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为便捷,将技术成果放在海门落地转化,能让产品与消费市场快速连接,实现效益最大化。


去年,找准市场定位后,中能公司正式落户海门,开启规模化种植,第一期约17亩。“其实长三角地区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现代化蓝莓种植体系,我们也不能完全复制‘北京模式’,毕竟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只能不停地尝试匹配适合蓝莓生长的空气湿度、水质等指标。”孙再涛坦言。在这期间,中能公司咨询了国内外的顶尖专家,并参考了同行的意见建议,综合提炼各方理论,再借助物联网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科学、高效、精准的环境调控。“我们还根据蓝莓的生长状态,定制个性化的氨基酸供给方案,以此提高蓝莓抵抗灰霉病等病害的能力。”孙再涛补充道。


随着第一年成功结果,中能公司在海门的布局也更加清晰——以采摘为主、订单销售为辅,利用产业园的场地建设休闲娱乐等附属设施,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前来消费,力争把海门的蓝莓基地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孙再涛信心满满地表示,等他们的生产经营模式成熟稳定后,将带动园区的其他水果种植主体共同种植,既扩大产业队伍,又能抱团取暖、共同致富。


(记者 黄天玲  通讯员 俞苏华)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