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4-18

14:49

来源

江海晚报

家门口就能实现“充电自由”

“之前要在外面充满电才能回家,现在小区里也有了充电桩,在家门口就能充电,方便多了。”16日中午,家住崇川区唐闸镇街道大南新村的居民唐敏回到小区,在楼下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前停好车,将充电枪插进爱车的充电口,手机扫码后便充上了电。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崇川已在完成旧改的58个老旧小区安装了482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让越来越多新能源车车主实现家门口“充电自由”。


大南新村是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2023年完成旧改,新增机动车停车位近300个。这几年,该小区拥有新能源汽车的居民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年底,已有30辆。为了满足广大新能源车车主的就近充电需求,在2023年小区实施旧改的同时,就提前预留了充电设施点位。去年,大南社区联合南通交投旗下智慧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


“在小区北门,去年建了10根桩子,今年最新的10根也刚刚建完投入使用,后面我们还打算在东门再建10根,争取覆盖到住在小区各个方位的新能源车车主。”大南社区党委书记王春燕介绍。


记者了解到,这些充电桩的设置除了便民之外,充电费用也较为合理。南通智慧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顾鑫介绍:“老旧小区建设的基本都是慢充,收费按照市场价,在国网基础电费的基础上增收些许服务费,峰值为每度电1元,谷值为每度电0.85元。”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便捷充电成为民生所盼。然而,由于老旧小区大部分车位没有产权,个人无法申请安装充电桩,成为不少新能源车车主的一大困扰。如何破解城市发展中“成长的烦恼”?2023年,崇川区印发《崇川区老旧小区加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动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缓解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首先是摸清底数,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组织人员对小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进行全面摸排。其次,在老旧小区改造时,按照不低于规划新增车位1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点位。”崇川区市政局建设科副科长赵功勋介绍,在点位选择上,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尽量选取场地空旷、安全且便于停车的位置,之后,由业委会通过自主招标或委托社区居委会确定充电桩建设、运维单位,按照“1辆新能源汽车一周充一次电、7辆新能源汽车配置一根充电桩”的标准建设到位。对于停车位相对充裕、业主可租赁固定停车位的小区或新能源汽车业主互相协作度高的小区,可采用“自有、自建、自管”“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由业主组织实施。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既要建好更要管理好。为了实现长效管理,避免出现柴油汽车占位的情况,街道社区纷纷“各显神通”。“我们在充电桩旁边增设了温馨提醒牌,同时安排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等开展日常巡逻,加强宣传引导。”王春燕说。


据悉,今年,崇川将继续在12个旧改小区预留充电设施点位,计划新建充电桩48根,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形成科学规划、高效建设、规范管理的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管体系,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充电需求。


(记者陈静  通讯员赵娜)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