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2
14:48
来源
南通日报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推出的精细化管理举措备受关注。比如,上海市召开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部署会议,将全面推进93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地实施;杭州市以干净整洁为第一主责,启动了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行动;南通实施“12654”精细化管理工程,在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上出实招、谋实效……那么,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哪些特点?
政策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从上海建设美丽街区、城乡公园到实施旧住房提升改造、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从杭州推出“十允许、三服务”举措,到允许连锁品牌店招可以享受“个性服务”,人性化的服务政策让城市既有“品质感”,更具“烟火气”。
举措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如果说过去治理城市拼的是“铁脚板”,如今则更注重“智慧化”。从北京创新采用“互联网+回收”方法,方便居民有偿交投可回收物,到广州以“5G+AI”双轮驱动,实现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市容秩序等多种城市管理场景全覆盖,以数智化转型促进城市治理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未来城市治理的必然路径。
方式更加倾向于统筹协作。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也变得交叉和多元。比如,上海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建管、交通、水务、绿容、城管执法、房屋管理等多个部门,单靠个别部门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功能愈加丰富,一定程度上,这些客观因素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比如,一些简单、粗放的城市管理方法引起的环境污染、市容脏乱差等“城市病”也逐渐凸显,导致的城市管理者与市民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城市的“不可承受之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这对于城市管理工作而言,意味着要更加注重城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可以说,谁能在管理精细化的深度上先走一步,谁就能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顶层设计中,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决策理念,出台更加多元、细致和务实的人文关怀举措,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需求变化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供给,避免因刻意追求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效机制建设,以提高政策内容和手段的精准化水平。这既是城市发展所需,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旨在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市民获得感与幸福感。而现实中,还有部分城市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的倾向。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是“一管了之”,而是要在“服务好”上多下功夫,以民生需求为轴校准施策方位,以满意为尺丈量民心刻度,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朱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