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2
14:50
来源
南通日报
近日,央视网文旅发布的江苏版车牌歌在社交平台火了。一首歌带你逛完江苏,“魔性”到停不下来。“苏F南通也很美丽”,这句歌词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趁着这股东风,不少人都搭上苏F车子,一起领略江海风情的魅力。
去年,一首《山东车牌歌》传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改编自30年前的《游戏人间》,改编后的歌词简单直接,用山东口音唱出16地市的车牌代码。“魔性”的旋律和唱法,歌词中ABCD等拼音的山东口音,都给了网友无限的“造梗空间”,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新一代“山东省歌”。自媒体玩得嗨,山东官方媒体也迅速下场、亲自整活,将《车牌歌》配上了16地市的美景,助力文旅宣传。最近一年,这首“神曲”屡次翻红,黄梅戏版、rap版、DJ版的《车牌歌》前赴后继闪亮登场,掀起各省文旅一轮又一轮的造梗“大战”。
《车牌歌》上头,固然与传播平台的推动有关,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车牌歌》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确实有些独到之处。它契合了人们的认知接受与心理认同规律,车牌作为地域区划的代表符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即使对于不了解当地车牌具体归属地的人来说,也不会将其视为陌生信息而排斥。相反,通过歌曲的传播,人们更容易接受并记住这些车牌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同时,这首歌也让各地方言受到了更多关注。不少方言以其幽默风趣、直爽豪放的特点,给网友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很多年轻人开始在网络上主动推介家乡。从各省份《车牌歌》竞相涌现,到“互换特产”成为网络社交新模式,再到“来我家乡玩一天”等话题冲上热搜……在网络上,年轻人以一种活泼、新潮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帮助家乡打响知名度。网友纷纷“整活儿”的背后,是竞相为家乡文化“代言争宠”。从风景名胜,到美食小吃,再到民俗传统,他们希望通过分享家乡之美,邀请更多人来家乡做客、感受自己家乡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这是一个重建“故乡情结”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定义潮流的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让“流量”变“留量”,也从侧面说明了家乡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和强大吸引力。与此同时,带家乡民俗“火”出圈、助推“乡村游”“县城游”、传承方言文化等也成为当下不少年轻人一种很“潮”的生活方式。我们理应把这股力量用好,让“为家乡代言”成为青年新风尚,增加城市的魅力值和吸引力。
在为家乡文旅代言这条“赛道”里,不只有热心网友,更有一大批“网红局长”。他们或轻舟绿溪,乘风打太极;或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或放马驰骋,化身草原王……最近,多地文旅局长纷纷出镜,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换个角度看,文旅局长们愿意、敢于跨界代言,也是工作意识的一次转变和突破。近年来,主动拥抱互联网、善于创新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除了出圈的“网红局长”外,还有一些在镜头前帮农民带货的市长、县长、乡长们,借助互联网让山沟沟里有了“网红村”、把土特产卖到山外去。这不同于日常的开会推进、发文落实,而是从创意到参与、从设计到出品的全新尝试。很多干部触网用网、敢闯敢干,尝试着把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红利,也是应时代所需、赶时代潮流。“带货”的不管是农副产品还是文旅服务,都很考验水平、考验功力,都需要在这一“新课堂”上勤加锻炼。
互联网是一个大舞台。江苏《车牌歌》的走红,是各地展示本土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机遇,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借鉴,即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内涵的作品,挖掘和展示本地特色,引发大众的共鸣和关注。
(刘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