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3
14:05
来源
南通日报
“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地的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4月19日上午,2025年江苏省全民阅读主题宣传活动在常州启动。这次活动有个令人感动的亮点:在启动仪式环节,学者洪银兴、韩毓海携手各领域阅读者代表——职工领读人李承霞、乡村阅读推广人朱晓青、流动书香使者快递小哥韩杨等共同登台,推开了象征全民阅读的大门。这几位代表选得很有意义,深刻诠释了全民阅读的本质:全民共享、全民参与,“一个都不能少”。
“木桶理论”指出,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了一只水桶装多少水。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需要关注最短的一块板,就是特殊群体,包括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城市低收入家庭、残障人士等。对于这些群体来说,这扇“阅读之门”往往因经济、教育或社会资源匮乏、保障设施欠缺而紧闭。这里既有物质条件的限制,也有信息不对称与社会关注的缺失。帮助这部分群体推开阅读之门,首先要让他们的困难被看见,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思考如何创造阅读条件、扫除困难和障碍,保障他们的阅读供给。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社会各界正通过公益项目、数字技术与政策支持,努力为这部分群体推开这扇门,让全民阅读的书香浸润每一个角落。比如通过调拨、捐赠等渠道增加图书数量供应,捐建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将书籍送到偏远乡村;数字阅读平台的兴起,让电子书和有声书以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无障碍阅读技术,如盲文电子书和语音转换软件,为视障人士打开了新世界。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站,越来越丰富多元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正逐步填补城乡阅读资源的鸿沟。
当然,挑战也依然存在。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数字阅读的设备门槛,以及对特殊群体阅读需求的精准把握,都需要更精细化的解决方案。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企业贡献技术与资金,公益组织深入一线,确保阅读资源真正触达每一个需要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帮助特殊群体推开阅读之门,不只提供书籍那么简单。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激发,同样至关重要。对于这部分群体,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帮助他们重塑自信、拓宽视野、滋养精神世界的契机。因此,需要以更加精细化的阅读内容和帮扶举措,比如设立“社区阅读推广员”、开设留守儿童亲子共读项目、为残疾群体开设无障碍阅读通道等等,都会让阅读变得更亲近、更温暖。
为特殊群体推开阅读之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是对公平与正义的践行,也是对人性光辉的守护。让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成为他们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阶梯,让阅读的温暖,照亮每一个心灵的角落。
(寒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