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4
16:06
来源
南通日报
23日,在启东市合作镇臣义村,村党总支书记徐郁利带着记者见识了村里新添置的宝贝“民情通”,在平台大屏上,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全面汇聚“人、房、地、事、物”等基层治理要素,跳动的数字见证着治理效能。
记者随便点开村中心路旁的一户人家,户主张小泉(化名),全家3口人,户主在上海一家企业做机修工,一个女孩在大学读书。徐郁利介绍,他们建立“每日走访、每周会商、每月研判”闭环机制,每天走访群众已经成为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信息会实时更新。
从2024年起,启东市合作镇依托“民情通”微治理平台实时汇聚全镇17个村81个网格的社情民意,完成23140户“一户一档”数据采集,构建起包含家庭关系、矛盾纠纷等多个维度的民情数据库,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自动生成家庭关系图谱上万份,实现“人、房、事”多维关联。截至今年3月底,合作镇17个村共计已走访23140户,发现大小矛盾740个,通过民情分析会闭环解决687个,问题解决率92.8%。
试点网络基础数据大走访
合作镇有17个村,2.3万余常住户数,农村广、人口多、事务杂。合作镇党委书记陆琛杰经常下村调研,这些年他发现,不少村、网格存在“重显性问题、轻隐性风险”倾向,对家庭情感、邻里纠纷等“小事”“私事”排查不彻底、化解不及时,导致“小矛盾”长期累积成“大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对村干部年龄、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村干部年纪轻、学历高,但群众基础较弱,有的较多时间坐在办公室里,村里的群众基本上不认识,有的村干部听不懂本地方言,这些因素导致一些基层干部远离群众,对网格治理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足,未能有效发挥“哨兵”作用,使得风险隐患在“眼皮底下”滋生演化。
2024年3月初,合作镇选取五星村、新义村、臣义村开展网络基础数据大走访试点,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即每日走访:网格员、微网格员每日以3至5户标准开展走访;每周研判:由插村领导牵头,整合网格员、微网格员、片区民警、村调解员等召开民情分析会,对每周走访情况逐一过堂、矛盾隐患逐一化解;每月评估:建立走访完成率、矛盾化解率、群众知晓率“三率”评估体系。
试点一炮打响,短短一个月,效果十分明显。截至当年3月底,试点村走访覆盖率在50%以上,网格知晓率提升至80%,12345工单量环比下降明显。
基层工作要腿勤嘴甜心细
2024年4月,合作镇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暨“民情通”微治理工程,依托精网微格体系,构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多元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通过压实镇村干部“三走”责任(走出去察实情、走下去解难题、走进去交民心),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风险预警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切实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说句老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迫走出办公室的。”对志良桥村年轻干部施张娣来说,进村入户走访曾是她工作中的一大困难。“和村民交流时,没开口脸都红了”“调解邻里纠纷时,心里慌得很,不知从何开口”……“00后”的她刚参加工作3年,应对村里琐碎而复杂的问题总觉得无从下手。
现在,施张娣的民情记录本上从一开始的寥寥几行,到如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施张娣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就是要靠腿勤、嘴甜、心细。”她学着用方言拉家常,饭点时帮独居老人择菜烧火,农忙季下田搭把手。村民从最初喊她“那个大学生”,到现在亲热地称她“张娣丫头”。
相比施张娣,周云村第六网格长刘佳慧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去年6月,她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村里一男子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半年后,该男子因生活的重压产生心理问题,刘佳慧将情况添加至平台后,系统自动进行研判,发出预警信息。
“平台对于负面标签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村民就会预警预报,提醒我们及时上门走访。”刘佳慧第一时间协同片区民警对该男子进行心理疏导,将事件化解在苗头状态。“现在我每天都要走访3到5户,在平台上实时更新,不仅增加了和村民的情感联系,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也更有效了。”刘佳慧说。
针对村干部走访掌握的线索,通过每周民情分析会,各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共同研讨,在调解过程中注重情、理、法相结合,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实现群众诉求及解决“一网统揽”。截至今年3月底,平台预警2026次,其中闭环处置了1967件,预警闭环率97.1%。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合作模式”
“开春了,生产上有啥困难,及时和我们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合作镇副镇长董贤能在驻村走访中对种植大户陈孝海说。
陈孝海的蔬菜种植基地位于合作镇周云村,种植270亩芦笋,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26人。董贤能走访中了解到曹家镇村强村公司“合禾农旅”计划邀请上海网络达人主播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她马上牵线搭桥,将陈孝海种植的芦笋通过电商推销出去,开播当天短短两小时内售出芦笋近1000斤,帮助农户实现“开门红”。
今年年初,合作镇党委政府在前期大走访工作的基础上,深化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之精准走访暨“党耀东疆映万家”主题活动方案,在走访范围、走访对象、走访内容上进行“三延伸”,走访范围由走访村居延伸到走访企业、商户等全覆盖;走访对象由村干部延伸到全体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走访内容由掌握群众基本情况延伸到精准掌握不同群体个性化诉求。
4月9日下午,合作镇党委书记陆琛杰来到中央镇村走访。从今年起,合作镇党政领导每周实行“半日驻村”,带头入户走访。据了解,所有镇领导下村走访信息提前一周向全体村民公示。
同时,合作镇机关干部同村干部、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1+1+2”共治先锋队,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形成“问题发现在基层、力量凝聚在末梢、矛盾化解在萌芽”的工作格局。2025年以来,全镇共走访287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246条,民意诉求173件,解决158件。
合作镇“民情通”微治理平台建设,成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探索,更是连接党心政心民心的桥梁纽带,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实施一年来,从一开始集中反映存在问题,到如今,不少村民主动围绕乡村振兴,积极为合作镇的发展出谋策划,这一变化让陆琛杰感到欣喜:我们将不断完善“民情通”微治理平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不断把群众的“小烦恼”转化为“大幸福”,解决民生服务“应用题”,交出基层治理“满意卷”。
(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