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4-24

16:24

来源

江海晚报

书香“童”行解锁阅读新体验

“谢谢您,亲爱的书屋,带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陪伴我的童年幸福成长……”23日,在稚嫩的童声诵读中,南通市“边走边读”未成年人伴读计划在通师二附启动。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学生们的阅读体验“破圈”升级——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通师二附、南通轨道交通共同发起“边走边读”未成年人伴读计划,通过馆校家协作的创新模式,带领学生们从课堂走向社会,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阅读魅力。


1号线友谊桥站的站名是谁所写?列车上都有哪些便民设施?图书馆站的绘画摄影展里有哪些南通元素?从学校乘坐地铁前往市少儿馆的路上,孩子们步履不停、赞叹不止,在南通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留心所见所闻,并展开热烈讨论。“我刚刚看到了沪苏通大桥的照片。短短几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神奇!”通师二附二(3)班学生樊张辰说,原来阅读的乐趣不只在课堂,也藏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10点许,市少儿馆内,关于阅读的启蒙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走进多功能阅览室、亲子共读阅览室,一面聆听《探秘国宝》文学讲座,在走近忍冬纹八曲长杯等文物的同时,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面在动手操作中,了解人造卫星的工作原理。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样的花纹吗?它的名字叫忍冬纹,是敦煌壁画装饰图案中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艺术符号之一。”“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影《哪吒》中结节兽的原型,叫作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当熟悉的形象、图画呈现眼前时,同学们兴奋起来,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相关历史文化的了解。学生任一丁说:“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坐着地铁来看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千年历史;今天,老师的讲述让我再次想起书中所学,深刻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爱好手工的学生顾镜泊,沉浸在卫星模型制作中。“我又学会了新知识。”顾镜泊边做边说,“我经常参加学校开展的手工创作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卫星如何在固定路径上运行,也收获了许多课外知识。”


据悉,此次伴读计划是南通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化社会教育职能的一次创新实践。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季丰吉表示,后续,“边走边读”未成年人伴读计划将联动地铁沿线的学校,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让广大家庭了解新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新貌及城市的变迁。


(记者杨镇潇 高阳)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