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8
15:11
来源
江海晚报
23日,《百啭鹊声见证千年银杏年轮》稿件在南通发布客户端刊发后,引起爱鸟人士和读者们的关注。南通动植物专家居卫东介绍,南通博物苑内的一株树龄500余年的古银杏树上也有3个喜鹊窝。在这里,还曾发生过罕见的鹊鹰大战。
喜鹊在此安家落户十年
“树上有3个喜鹊窝,春天是喜鹊最为活跃的季节。”昨天上午,南通动植物专家居卫东说。他介绍,这株古银杏树是一级古树名木,树龄500余年。根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南通博物苑由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5创办,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912年,张謇为使其免遭砍伐,特从东岳庙(庙址在古树北侧约100米处)道士手中购下此树,并赋诗:“举类论年辈,差当子弟林。买从道士手,中有老夫心。或说康乾代,端然八九寻。诸生勤爱护,食息在乔阴。”
2002年,两院院士吴良镛在主持规划设计南通博物苑新展馆时,特意将新展馆建筑分布于该古树及北侧的4株百年银杏之间,与新展馆融为一体。
“喜鹊是留鸟,没有迁徙的习性,一直生活在它们出生的区域内。”居卫东说,他在博物苑工作了35年,发现喜鹊在这株古银杏树上筑巢约10年,它们已繁衍了后代,“喜鹊的性成熟期通常为两年,每逢2月末,喜鹊便开始进入求偶期。喜鹊夫妇每年会将巢穴加固,连续使用”。
曾发生罕见的鹊鹰大战
喜鹊是雀形目鸦科鹊属的鸟类,别名包括鹊鸟、山喳喳、客鹊等。在江苏省,喜鹊不仅仅是一种鸟类,更是当地的文化象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省林业部门曾开展省鸟票选活动,结果喜鹊以超过半数的选票成功“当选”为江苏的省鸟。
喜鹊体长约45厘米,黑、白两色,尾有蓝绿色的虹彩,嘴、脚为黑色,除秋季结成小群外,大多成对生活。喜鹊有着美丽的外表,却领地意识强,会凶狠攻击入侵者。一旦有其他鸟类侵入其势力范围,喜鹊会立即启动防御模式,展开猛烈的攻击,往往让对手措手不及,陷入险境。
数十年来,南通博物苑利用“爱鸟周”和科普宣传月开展各种爱鸟护鸟的科普宣传活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经常有热心市民打电话咨询,并将他们发现受伤、或迷失方向、或被贩卖的鸟儿送来救护。工作人员经过悉心救护,将能飞行的鸟儿放飞。
“多年前,这里曾发生罕见的鹊鹰大战。”居卫东说,工作人员当时救护了一只凤头蜂鹰,放飞后,它飞到古银杏树北侧的一棵百年银杏树上栖息,“喜鹊感觉受到了领地侵犯,带领灰喜鹊、乌鸫‘群殴’这只凤头蜂鹰,迫使它飞走”。
博物苑里有近60种鸟类
南通博物苑曾出版《博物苑的故事》系列丛书,其中有《鸟类篇》,由居卫东和陆琴编著。该书记录到的鸟类有56种,隶属11目25科。即目1科1种,鹳形目1科3种,隼形目1科2种等。博物苑鸟类中,留鸟占45%,比重最大;其次是冬候鸟,占34%;夏候鸟种类较少,为7%;其余为旅鸟。
《鸟类篇》中每种鸟类均有文字介绍和配图,其中有多幅图片是老报人贾涛根拍摄的。15年前,他在南通博物苑举办了个人野生鸟类摄影展,这也是南通有史以来的首次野生鸟类摄影展。影展引起了极大轰动,市民们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南通博物苑是一座馆园结合的综合性博物馆,环境清静幽雅。南通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博物苑是在植物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作为城市地区重要的绿化林地,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同时也是候鸟迁徙途中的中转站。
“近几年,铜蓝鹟等几种鸟也在博物苑里出现了。”居卫东说,鸟类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常被作为衡量环境质量优劣的指示动物,它们的状况能客观反映出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博物苑里的鸟种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记者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