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5-09

10:34

来源

南通日报

帮助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沃土

为解决选调生基层经验不足、融入适应“水土不服”等难题,近年来,如皋紧盯选调生基层实践锻炼“墩苗期”,将基层村(社区)作为新入职选调生“工作第一站”,健全源头培养、跟踪管理、大胆使用的工作机制,帮助选调生健康成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如同“温室苗”难适“乡土壤”,他们面对工作内容与环境的巨大转变,因吃不透政策、拿不准情况、用不好方法一时难以融入基层、打开局面,也是在所难免。我们要找准根源、对症下药,帮助他们适应基层、融入基层,把根扎进基层沃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通过专题党课、集中研讨、谈心谈话等形式,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基层锻炼,珍惜在一线增长见识、提升才干的大好时机,真正激发年轻干部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内生动力。要用好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以革命先辈为镜,感悟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涵养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勇于扎根基层一线、厚植为民情怀,全力以赴拼出一番新光景、干出一番新作为。


吃透政策精髓。现实中,若将政策文本视为标准答案机械照搬,或在执行中断章取义,再好的政策也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局。要把文件中“原则上”的抽象要求,转化为屋檐下“怎么办”的行动指南,通过原文精读研读、案例解读吃透政策精髓,沉心静气读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学习政策精神,纵向深入对比新旧政策差异,横向广泛参考不同地区实践案例,真正把握基层工作和政策文件间的深层逻辑关联,让政策养分真正浸润基层实践的沃土。


俯身倾听民声。年轻干部下沉基层,本就是为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群众寻求治理之策。因此,要力戒“过客”思想。对群众有感情,工作才会有激情。“身”入基层,往往只是浅尝辄止,坐在群众身边却走不进群众内心。“心”至基层,工作才会做得更加深入、细致。基层治理工作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年轻干部脚底沾泥、心中带情,放下身段,主动融入基层,体会群众的冷暖,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实干担当作为。要积极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主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练就解决突发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真本领、硬功夫。如今的农业从机械化种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再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早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干部要敢闯敢干,发挥个人专长,运用新思维、新模式,带领农民蹚出致富路,在真抓实干中注入新活力,成就新事业。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助力年轻干部蓄势成长,要用好基层“大熔炉”,让年轻干部直面一线最复杂的矛盾问题和最迫切的发展需求,努力从“懵懂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


(赵件华 张裕新)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