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6-19

10:36

来源

江海晚报

“爱心助餐”散发的“幸福滋味”

10日,在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国庆村和睦网格党群服务站内,65岁的张建玲正麻利地分装餐食。作为国庆村雨花“银龄志愿队”队长,她已连续3年参与“爱心助餐”服务。在她身后,社会组织“庆新金管家”的志愿者们正将餐盒仔细封装,准备送往独居老人家中。当第7万份免费午餐送到85岁的施炳珍手中时,老人感动地说:“这些热乎饭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啊!”


从解决“做饭难”到激活“社区情”,7万份午餐背后,凝聚着爱心企业的社会担当、基层网格的为民温度,更饱含一位位志愿者的拳拳初心。3年来,这场爱心接力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用餐难题,更串起了社区互助的温情纽带,让“老有所养”的承诺在热腾腾的饭菜中得到了最温暖的诠释。


缘起端午:


一场活动


催生3年助餐承诺


2023年端午节前夕,国庆村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辖区独居、空巢老人面临“缺少关怀陪伴”的问题,炒锅冷了、饭菜凉了、心也凉了。这个民生痛点被南通百润发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利看在眼里。这位爱心企业家始终相信“企业的温度藏在每一碗热饭里”,他联合国庆村发起“端午暖心宴”,这个临时提议却点燃了社区公益的星火,雨花公益助餐由此萌芽。


端午节当天,32位老人在国庆村和睦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吃到了志愿者包的免费粽子和番茄盖浇饭。没想到,这场公益活动一办就是3年,截至今年6月,雨花公益助餐已累计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午餐7万份,累计开展志愿服务9020人次。“我小时候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没想到老人们吃得热泪盈眶,我们当即决定把这项服务延续下去。”徐利回忆道。


志愿沃土:


七成力量扎根社区


爱心生生不息


“退休了就该享清福,哪有空管别人吃饭?”雨花公益助餐运营初期,志愿者招募却吃了闭门羹。为了将助餐服务深放,同时设立“银龄之星”榜单,每月表彰服务标兵,倡导精神激励,组织志愿者嵌入社区治理网格,国庆村在网格内推行资源联动、荣誉联享、情感联结三联工作法,将雨花餐厅楼上的闲置社区用房改造成老年大学,对开展志愿服务的义工与用餐老人结对,收集饮食偏好、倾听陪伴关怀,潜移默化吸纳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中。


运营一个月后,雨花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完成了从3人到30人的爱心接力。据了解,70%的志愿义工来自小区的社区能人和热心居民,他们中有退休教师、企业员工、楼栋长,更有像张建玲这样的“银龄先锋”。“刚开始觉得是完成任务,现在看着老人们吃得开心,就像照顾自家父母。”张建玲翻开食堂笔记,里面贴满了老人手写的感谢卡,其中一张写道:“小张啊,这菜咸淡刚好,和我老伴做的味道一样!”


这种“嵌入式”服务模式让83岁的独居老人陈秀兰感慨:“以前总觉得社区离得远,现在助餐点就在家门口,志愿者比儿女来得还勤快!”


长效之基:


从“输血”到“造血”的


可持续探索


项目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居民筹一点”模式构建资金保障网。2024年成立的“爱心送餐基金”已吸纳辖区12家企业定向捐赠,与3所高校建立志愿服务平台。更可贵的是,街道以“银铃公益”项目为纽带,将公益助餐服务延伸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可免费领取餐盒打饭,同步开设“骑手休息角”,配备微波炉、急救药箱和充电设备,月均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超200人次,既增强老人社会参与,又拓展服务外延。正如国庆村党委书记顾雅萍所说:“我们要让助餐服务既温暖老人的胃,更点燃他们的心。”


饭菜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却清晰了初心,企业的担当、网格的温度、志愿者的热情交织成网,7万份热餐不仅是舌尖的满足,更是基层最温暖的注脚。


从端午宴到三年不辍的暖心行动,从解决一顿饭到构建全周期关怀体系,“爱心助餐”的生动实践印证了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当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同频共振,当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有机融合,“舌尖上的幸福”就能持续滋养城市文明的根系。


正如雨花敬老餐厅负责人徐利所言:“一餐饭虽小,却能凝聚千万颗向善的心。我们愿做老年人的‘舌尖守护者’,让爱与温暖在社区持续流淌。”


(施洋)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