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19
14:51
来源
南通发布
父爱如山,沉稳无言。在父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海安开发区石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关工委、老促会、老干部、妇联、工会联合会、团委,举办“父爱如绘·感恩传情”父亲节主题活动,将文化传承与情感表达深度融合,为乡风文明注入温情活力。
溯源明礼:重温节日历史,深植感恩情怀。活动以“父爱讲堂”拉开序幕。团委志愿者借助历史图文,讲述父亲节的双重渊源:1910年美国多德夫人为纪念独自抚养子女的父亲发起倡议,1972年成为美国法定节日;1945年中国上海已有文人提议以“爸爸”谐音的8月8日作为父亲节。孩子们通过老照片与真实故事,理解父亲“如山坚忍、无言奉献”的品格。村民张叔叔感慨道:“原来节日承载着百年孝心传承,这份感恩要代代延续。”
巧手传情:贴画寄心意,指尖融父爱。“父爱贴情”创意手工成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在关工委“五老”与文化志愿者指导下,亲子家庭利用事先打印好的父亲肖像底图,动手为“爸爸”们装点发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挑选谷物颗粒、彩色毛线、丝絮等多种材质,小心翼翼地粘贴在父亲的“头顶”:短发显出劳动人的干练,黑发展现稳重父爱,白条寓意岁月的辛劳。沙沙作响间,一幅幅形象跃然而出:有的作品在父亲鬓角贴上谷物,标注“汗珠换收成”;有的用彩色毛线做出个性造型,旁边稚气地写上“超人爸爸”;还有的特意为父亲添上一缕“白发”,轻声道“爸爸辛苦了!”……此外,孩子们还缝制装有驱蚊草的艾草香囊,针针密密缝入“安康”祝愿,为父亲们献上实用关爱。
孝行延伸:空巢送暖传薪火,文明实践拓维度。手工温情延伸至老年关怀。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带着手绘团扇与艾草香囊走访村内空巢老人。孩子们为独居的退伍军人陈爷爷打扫院落:“陈爷爷的儿子在外打工,我要替他多陪您!”老人紧握香囊哽咽道:“这‘孙辈’的孝心比药还暖。”实践站同步发起“为父亲做件事”七日挑战,鼓励孩子每日为父亲按摩或分担农活,将感恩化作生活日常。
人大代表王龙妹表示,本次活动以“知起源、亲手作、践孝行”为主线,展现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弘扬新风的担当。贴画等“可触可感”的互动形式,让抽象孝道化为具象表达。未来将持续发挥代表作用,挖掘节日内涵,以“家庭小孝”滋养“乡村大德”,让文明种子在石桥沃土生根抽穗,合力筑牢乡村振兴精神根基。
(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