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7-08

15:16

来源

江海晚报

跨城看“苏超”,比进球还顺滑


南通队球迷在开往徐州的“球迷专列”车厢内。 记者许丛军


5日,南通球迷乘坐精心安排的高铁专列,实现了一天之内丝滑看“苏超”的目标。自“苏超”开赛以来,长三角地区发达且不断完善的交通一体化网络为球迷们跨城观赛之旅提供了极大便利,成为赛事火爆的有力支撑。其中,南通是承南启北、通江达海的枢纽门户,为“苏超”观赛球迷提供了高效通达、多元出行选择及无缝衔接体验:高铁网的织密让一日双城、跨城看球成为日常,公路网的全域辐射让球迷实现“自驾自由”,市内公交的免费接驳让球迷无缝衔接直达赛场。六轮球赛结束,球迷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是南通以交通枢纽能力为“苏超”赛事注入活力的生动展现。


一日双城、跨城看球成为球迷的新日常


“看了!下午3点出发,晚上11点45分回到上海。”6月29日,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南通队主场迎战宿迁队,球迷小文(网名)从上海乘高铁前往观赛。“我从虹桥火车站上车,坐到南通西站下车,只需1小时20分钟,再坐接驳车前往赛场。”比赛结束后,小文又搭乘高铁回到上海,“这样也不耽误我周一上班。”


坐着高铁看“苏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7月5日,南通客场对战徐州,球迷孙先生一抢到门票便下单了高铁票。“我从家坐地铁1号线到南通西站,然后无缝衔接,乘坐高铁去徐州,很方便。”


为了方便球迷观赛,南通方面协调铁路部门开通了“球迷专列”。7月5日下午1点54分,南通开往徐州的“苏超”球迷高铁专列G9296次从南通站鸣笛启程,1000多名南通球迷搭乘这趟包车往返、一站直达的专列,仅用两个半小时便抵达徐州东站。球迷们出站后直接登上早就协商好的接驳专车,直达赛场,为南通客场对阵徐州的比赛摇旗呐喊。返程列车当日晚上11点从徐州东站发车,经过两小时零六分钟,顺利回到南通站,让球迷们一天之内丝滑往返两地看“苏超”。乘车的球迷们笑言:“当天去当天回,一分钱都不留给徐州。”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生动展现了高铁为球迷带来的便捷与高效。高铁让“跨城追球”成为球迷们唾手可得的日常。曾经被调侃的“散装江苏”,正通过紧密相连的高铁网络,让“一日双城”成为日常现实。


近年来,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及地铁1、2号线等建成运营,南通大踏步迈入“动车时代”“高铁时代”“地铁时代”,3小时便能联通整个长三角,成为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上承南启北的重要节点。


公路动脉、自驾出行满足多元观赛需求


公路交通同样在“苏超”观众的出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6月28日、29日,沪陕高速海门、叠石桥收费站流量较之前三周周末平均流量增加21.1%,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驾前往海门观赛的球迷。


“晚上看‘苏超’,白天看景点,一举两得。”南通客场对战徐州前一晚,家住崇川区的王先生开着私家车,载着一家五口沿着G15高速、盐洛高速和淮徐高速一路疾驰,仅用4个半小时便顺利抵达徐州市中心。晚上10点多,一家人已经在徐州网红烧烤店撸串、打卡。


谈及选择自驾的原因,王先生表示:“前往车站、候车、出站后打车等环节耗时较长,总时长与开车相差不大,而且带着老人和小孩出行,行李较多。自驾不仅能随时放置行李,还能自由安排行程,方便前往景点游玩。”此次徐州之行,他们一家人除了看比赛,还游览了云龙湖、云龙山、龟山汉墓和徐州博物馆等景点,充分享受了观赛与旅游相结合的乐趣。


而对于一些热衷于集体出行的球迷而言,大巴车成为他们的首选。7月5日上午10点,两辆大巴车从环西文化广场出发,直达徐州赛场。车上的球迷身着红色“战衣”,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战况,在欢声笑语中前往目的地。


截至2024年年底,南通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64公里,位居全省第三。在长三角这张四面通达的高速网络中,南通凭借沪陕、沈海等高速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等跨江通道深度联动,成为串联南北的核心枢纽。已建的“三龙过江”与规划的“八龙过江”格局打破了南通自古以来的天堑,让“南不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通好通”。这些不断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如同一条条流动的血脉,为球迷们的观赛之旅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免费接驳、丝滑入场收获球迷点赞叫好


为了保障外地球迷从车站到赛场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6月29日,南通开通免费公交和接驳服务。南通汽运集团在南通火车站和南通西站各投入29辆接驳车。宿迁球迷陈先生一出站,便根据指示牌和工作人员的指引迅速找到上车点,用时不到10分钟。不少外地球迷表示:“南通真给力!”此外,南通汽运集团还开通了主城区免费接驳专线,方便本地球迷。大家可从南通火车站、南通西站、汽车客运东站、兴东机场出发,直达海门基地,全程零换乘。


比赛当日,南通汽运集团共计开通了13条免费接驳专线,215辆车分批次、高频次往返于主城区与场馆、停车场与场馆之间,运送数万名球迷直达场馆。高效的接驳服务有效缓解了场馆周边的交通压力,也赢得了球迷们的点赞:“免费乘车,下车就是入口,丝滑入场,路途比进球还顺利!”此外,赛事当日,南通地铁1号线和2号线运营时间均延长至午夜12点,方便球迷赛后返程。


不少民间组织还自发出钱出力,为球迷提供免费接驳服务。6月29日下午,海门区龍庭禧悦酒店门口,6辆印有“0922球迷会”与“杏林联”标志的接驳大巴整齐列队,载着球迷驶向赛场。这是两大球迷会自发联合推出的赛事专属接驳服务,大巴循环往返于接驳点与赛场之间,免费为600~700名本地球迷提供交通保障。原来,为缓解赛场周边停车压力,这两大球迷会主动调配6辆专属大巴,设固定接驳点,提供“点对点”免费接驳服务。本地球迷将车停至接驳点后,可乘大巴直达赛场,既省去停车麻烦,又可为外地自驾球迷腾出停车位。


从高铁呼啸而至的“省内速达”,到公路网辐射全域的“自驾自由”,再到市内接驳的“贴心服务”,南通不仅是球迷观赛的“中转站”,更是长三角体育文化交流的“连接点”,其交通枢纽地位在球迷的往返旅程中愈发凸显,成为“流动的长三角”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记者朱颖亮)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