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7-09

15:32

来源

南通发布

角斜社区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海安市滨海新区角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7月7日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被赋予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这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正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社区关工委、海安韵海艺术培训中心,共同策划举办了以“铭记‘七七事变’  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现场,几十名社区少年儿童齐聚一堂,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专注,清澈的眼眸炯炯有神,他们的思绪被引向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以历史为镜鉴,在心中悄然点亮爱国明灯,照亮未来的前行之路。


光影回溯,国难刻骨铭心


活动在凝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第一部分,精心挑选的“七七事变”纪录片将孩子们瞬间拉回到1937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夏日。屏幕上,卢沟桥畔骤然响起的枪声撕裂了宁静的夜幕,宛平城墙上的弹痕触目惊心,硝烟弥漫的画面、山河破碎的景象,以及中华儿女面对强敌时那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姿,通过一帧帧黑白影像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放映室内,空调的冷气似乎也驱不散历史的沉重,孩子们屏息凝神,小拳头不自觉地攥紧,清澈的眼中映照着炮火与抗争,一种对民族苦难的深切感知和对先辈牺牲的由衷敬意,在无声的观看中悄然凝聚、生根发芽。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和全民奋起的悲壮,透过光影,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历史课堂,精神薪火相传


当历史的烟尘在光影中沉淀,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符秀玲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为孩子们开启了活动的第二部分——一堂深情而深刻的历史课。她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指引,将“七七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娓娓道来。符老师的声音时而低沉,讲述国土沦丧、同胞罹难的沉痛;时而激昂,描绘无数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的壮烈。当她动情地描述那些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时,声音微微哽咽,台下孩子们的眼眶也早已湿润。课堂的互动环节,符主任饱蘸浓墨,挥毫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勿忘国耻”。墨香弥漫间,这份沉甸甸的嘱托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少年。孩子们纷纷拿起笔,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画、极其认真地临摹着这四个字。这不仅是一次书写练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将历史的警示与爱国的信念,郑重地铭刻于纸,更深深铭刻于心。


童心誓言,赓续红色血脉


活动在第三部分迎来了情感与信念迸发的高潮。来自海安韵海艺术培训中心的少先队宣讲员们依次走上台前,分享他们的感悟与思考。其中,缪可欣同学作为代表,她的发言尤为真挚动人。她挺直小小的身躯,紧握话筒,用虽带稚气却无比清晰坚定的声音说道:“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的警钟从未停止长鸣。今天,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享受和平的阳光,这安宁的课桌,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最珍贵的礼物。”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小小的拳头在空中挥动,“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定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化作每一天勤学苦练的动力,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铿锵的誓言在会场回荡,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共鸣,台下掌声雷动。这一刻,一颗颗纯净的童心被点亮,他们从历史的聆听者、学习者,化身为爱国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点点星火汇聚成光,完成了一次庄严而神圣的精神接力。


当活动落下帷幕,孩子们步出实践站时,手中紧攥的不仅是那张写着“勿忘国耻”的墨宝,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信念。他们的眼神比来时更加清澈,也更加坚定。角斜社区精心设计的这场“七七事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历史为脉络,以情感为纽带,通过观看、聆听、书写、宣讲等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成功地在少年儿童的心田深处播撒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回望历史的烽烟,汲取奋进的力量。这份在活动中凝聚的精神滋养,必将如不灭的灯塔,照亮他们未来人生的航程,指引他们茁壮成长为民族复兴道路上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栋梁之材。


(崔志成 祝丽丽)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