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15
15:27
来源
南通日报
高考过后,高三毕业生长达两个多月的悠长假期开启,“后高考经济”迅速升温。毕业旅行、电子产品等呈现出一派火爆景象。兴东机场迎暑运旺季,日均超1.3万人次,目的地以热门旅游城市为主。与此同时,为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阶段,不少家长为孩子购置“大学装备”,推动电子产品迎来销售高峰。
一场考试,让消费市场迎来“青春风暴”。莘莘学子卸下了“十年寒窗”的学习压力和思想包袱,迫不及待地想通过一场场消费,从换手机、买平板、配手表凑齐“电子全家桶”,再到烫染、美甲、文眉等“为颜值买单”,从而与科技前沿和时尚潮流无缝“接轨融合”,来一次彻底的释放和沉浸式体验。一张高考准考证,让各地景点承接“泼天流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考生们在高考后以脚步丈量山河,用亲历检验书本。围绕“准考证”释放的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更已成为各大景区抢抓客流的手段。“苏超”的火爆,为江苏景区博得更多预订票量;纷至沓来的音乐节、演唱会,拉长了旅行路线,学子们亲手订下的第一张远程车票或机票,也是他们迈入人生新阶段的“青春宣言”。新一代青年的“暑期消费嘉年华”与“政策红利”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考后经济不仅是青春活力的集中释放,更是观察消费升级的“晴雨表”。当政府、企业与青年群体形成良性互动,这场由考试引发的消费浪潮,终将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后高考经济”之所以如此火爆,供需两端都有原因。从需求侧来看,莘莘学子在将考试结束后,渴望一次酣畅淋漓的压力释放,用一场旅行、一部新手机或一项新技能,写满对拼搏岁月的回望和对崭新生活的憧憬。家长们也心疼孩子苦读不易,满怀欣喜为孩子庆祝毕业,倾尽全力满足各种需求,直言“这钱花得开心”。从供给侧来看,商场、景区、各类培训机构也抓住契机,为高考考生量身打造专属福利。从学车减免费用到电子产品的专属折扣,从凭准考证免费领礼品到景区优惠,来自各行各业的“礼包”把情绪价值拉得满满。
“后高考经济”的核心是消费。任何消费都必须保持充分的理性,对“后高考消费”而言,尤其需要平衡物质奖励与成长需求。于考生而言,在娱乐和消费时,要充分评估个人需求,结合家庭实际,不盲目跟风,不随意攀比,做到放松不放纵、率性不任性、认真不较真。于家长而言,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帮助孩子评估消费必要性,不过分宠溺孩子,不无条件满足各种要求。于商家而言,“后高考经济”充满各种商机,在使出浑身解数抓住商机的同时要提高自身守法意识、自律意识。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披着“后高考经济”外衣,借助考生噱头炒作等不健康消费行为,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消费环境。
从“老三届”背着一床被褥报到入学,到后来收音机、随身听、BP机成为时髦开学装备,进入新世纪后,电脑、手机、平板又成了“开学三件套”,大学新生的“入学前准备”,也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不管“装备”多么花哨,每一代大学新生都希望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中“闪亮登场”,这样的心情是一样的。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开始,每一步都要自己去探索。不负时光,学会把握自己的人生,是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酷炫的手机会有的,新款的电脑也会有的。此时此刻,更值得珍惜的是未来正在徐徐展开。不负好时光,将入学的满“新”欢喜、满“新”关怀,化作奋斗前行的全“新”力量。
(刘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