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宏兵查验发动机舱。
夏日炎炎,热浪翻滚,头顶烈日的交警每天都要直面高温“烤”验,但你是否知道,最“烫手”的交警岗位是哪个?
日前,走进如东县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查验区,54岁的民警施宏兵缠满创可贴的手指,给出了答案。“查验要把手伸进发动机舱,不小心就会被烫伤,索性手指裹上创可贴,再戴上手套,就不怕烫了。”施宏兵解释道。
铁皮棚里的“考验”:苦事当乐事
入夏以来,高温成为主旋律。如东车管所机动车查验棚是个铁皮棚,在烈日长时间暴晒下,里面热浪滚滚。
机动车查验是个“体力活”。施宏兵熟练地打开送检车辆引擎盖,一头钻进热浪升腾的车盖内查验。此时,室外骄阳似火,刚熄火的发动机温度很高,热浪一阵一阵。戴着手套的施宏兵一会儿弯腰下蹲,一会儿钻车底查验,身体承受着巨大压力。查验完毕,他的警服已经湿透。
“查验工作,冬天摸冰凉的底盘,夏天摸发动机,‘冰火两重天’。”施宏兵对此已经习以为常。2000年从部队转业后加入公安队伍,2013年成为一名机动车查验民警,施宏兵在查验岗位已经摸爬滚打10多个春秋。
如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指导员徐一鸥透露,施宏兵左腿半月板做过手术,每天上车下车都是挑战,可他从不抱怨。这么热的天,大家都喊他休息,他却一直在岗位上坚守。
“没有什么苦不苦,最开心的就是听到群众的一句‘谢谢’。”施宏兵笑着说。
安全“守门员”:群众事再小也是大事
作为机动车安全的“守门员”,施宏兵深知,查验标准必须“硬”。
前不久,一辆南京籍轿车转入如东时,车辆信息与登记不符。面对车主的焦躁不安,施宏兵没有简单拒绝,而是主动联系南京车管所,通过公安内网调取原始资料,容缺办理转入手续,让车主两小时内顺利办结。“群众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稀里糊涂来的,也要让他明明白白地走。”施宏兵说。
在机动车查验中,经常会遇到车主超标准改装、加装的违规现象。有人私下里塞现金、香烟,或找人说情,要求施宏兵降低标准,违规判定合格,施宏兵总是严词拒绝:“让不安全的车辆上路,就是对群众的不负责任。”
参加查验工作10余年,施宏兵的工作日志放了一抽屉,同事咨询哪天哪辆车存在的问题,他都能精准找到。“大家有问题就会打电话给他,因为知道他那儿肯定有答案。”徐一鸥说。施宏兵坦言,他也是从“菜鸟”过来的,只要心里有群众,就会想着要把事情做好。
滚烫的“接力棒”:在热浪中传承
工作数十年,施宏兵始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同事。他24小时接听基层所队有关机动车业务知识的咨询,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大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机动车查验工作室如今已成为如东车管所的“金字招牌”。
对于工作室的运营,施宏兵说,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传授年轻人工作方法,更教给他们实干的精神。只有把身子沉下来,责任担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工作室其实我不常去。”施宏兵说,“这烈日下才是我正儿八经的工作室。”
天气火热,接力棒滚烫。在施宏兵带领下,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
探访结束,施宏兵熟练地戴上手套,不忘指着王鹏飞说:“下次采访他,小伙子能吃苦,年轻人才更需要宣传。”
(记者张亮 通讯员袁杰 莫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