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贾昌太:“我们赶走了日军”
2025-08-06 10:53:31 来源: 南通日报

老兵故事〉〉〉


走进贾昌太位于如东洋口的家,已经102岁高龄的他,胸前挂着勋章,精神矍铄,眼神坚定,一如80多年前在战场上一样。


贾昌太1924年7月出生于栟茶东乡昌贵村,1941年5月,18岁的他就参加了游击队,在东台四区栟茶丰利沿海开展反“清乡”、反“扫荡”锄奸运动,抗击日伪。“当时只有一个排的日本鬼子驻扎在栟茶的西寺庙,其他都是伪军。”贾昌太回忆说,游击队没有能力正面冲突,就在夜里打游击,搞得日军夜里睡不着。


那年12月,贾昌太和其他5名同伴被伪军抓去,在城隍庙里关了21天,“地上没有一根草、身上没有东西盖,一天只吃一碗粥,敌人还往我们身上泼冷水”。1942年1月1日,被组织营救出来时,几个人都瘦得不成人形。


1944年8月我军扩军,贾昌太响应号召,投奔了陈毅、粟裕部队,分在一师五十二团一营一连三排八班,参加了洪泽湖畔高良涧镇遭遇战、淮南蒋坝镇伏击战,还在淮南训练了几个月,直到1945年4月随部队转战江苏。


“一个班一挺机枪,其他人也有步枪,24排的子弹袋背在身上,4个手榴弹,部队也有坦克、飞机。”说起当时的武器装备,贾昌太还颇有些自豪,“我们是华东野战军啊”。


从4月到8月,从泰州、盐城到南通,贾昌太随部队打了5场战斗:


在兴化三垛伏击战,日军及伪军马佑铭一个团全部被歼灭,贾昌太立功受奖,并提交了入党申请。一个月后,入党申请被批准了,他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升任班长。


7月,贾昌太参加兴化周家庄反击战,歼灭伪军两个营及日军;接着攻克了兴化城,他再次受嘉奖;随后攻打大丰城,日伪全军覆灭。8月,部队挺进南通,贾昌太参加攻打如皋,驻守日伪被全歼,再次立功受奖。


“我们是8月16日打下如皋城的,那天下着大雨。”贾昌太说,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日伪军惯于从城墙上往下撒石灰作为防御,一撒下来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而下雨会让这种防御失效,“我们看了天气,估计有雷阵雨,便趁着下雨攻了上去”。贾昌太是突击队的,负责架梯子,方便战友爬上城墙。他用手比画起碗口粗的竹梯腿,越说越激动。


如皋城打下来后,部队转战山东,途中得知日方投降的消息,便和日军停战了,但收缴了他们大部分的武器,“一个人只准带一根枪走,其他的都留下,最终我们赶走了日军。”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贾昌太参加了多次战斗,直到1947年1月在陇海铁路南小店子战斗中,身上3处中弹,这才退下火线。休养半年后身体尚未痊愈,他就主动要求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得到组织批准,被派至洛宁县当警卫。


渡江战役后,他随部队来到泰州。因为身体不佳,1949年8月,他退伍回到南通。此时肩臂发炎,他在医院取出留存体内两年半的一粒子弹。


新中国成立后,贾昌太接受组织安排,留在家乡的乡镇工作,先后担任乡团委书记、公安特派员、人武部长等职,20年间受嘉奖十多次。1971年调任栟茶粮站站长,1983年底离休,其间受表彰11次。


离休后,贾昌太继续发扬革命传统,走进乡镇、机关、学校,把自己参加数十次战斗、四次立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今年儿童节前,贾昌太还走进洋口小学,跟孩子们分享战争年代的故事,激励他们认真学习、报效祖国。


耳聪目明的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天气好时还会在家人的陪同下,推着轮椅在门前的路上走上十来分钟。“我们那时候是一穷二白,现在过的是‘神仙日子’。”贾昌太希望年轻一代不要躺在“好”字上,“要听党的话,努力奋斗,一起守住江山”。


(记者 何家玉)


[责任编辑: 朱剑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