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06
11:01
来源
南通日报
“台风天高速封了,本以为要在车上将就一晚,没想到这儿能落脚,还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餐吧里吃饭!”货车司机王师傅望着窗外呼啸的风雨,手里捧着刚煮好的面条,语气里满是感激。
前不久,受台风影响,南通周边多条跨江大桥临时封闭,像王师傅这样前往天生港镇街道辖区企业送货的司机被迫滞留。而“天生红运·卡友之家”的及时收留,让这场意外的滞留变成了一次暖心的体验。
拓空间、优布局
筑牢安心停靠“避风港”
“台风天最怕高速封闭、汽渡停航,送货没赶上回去的汽渡就只能停在路边,风刮得篷布哗哗响,整晚不敢合眼。”回忆起过往经历,常年往返南通的李师傅心有余悸。如今,他把车稳稳停在中环路停车场,心里踏实了不少。
天生港镇街道工业园区内,南通中集、政田重工等企业的货车往来穿梭,庞大的货运需求曾让停车成为难题。街道党工委打破传统停车场“只停不管”的模式,对4万平方米场地进行系统性规划,将其中21.5亩场地租赁给企业,实现街道财政创收;其他区域划分为临时停车区,实行24小时10元的收费标准,服务周边小区司机及货运短歇车辆,形成“企业租赁+临时停放”的科学布局。同时,聚焦货车司机维修、就餐、充电、休憩等需求,在中环路停车场升级打造“天生红运·卡友之家”货车司机服务驿站,建成集车辆停放、应急维修、党群服务、生活保障、共治参与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
强服务、解难题
织密贴心生活“保障网”
“这次真是多亏了共享工具房的联系方式,不然我这趟南通的活儿可就耽误了!”进入卡友之家的共享工具房,就看到墙上贴着好几家附近口碑好的汽修店联系方式,旁边标注着“可承接重卡维修、支持上门服务”。这里不仅有扳手等简易维修工具,还配备了微型消防站和应急电源,同步提供周边优质汽修店信息,实现“应急消防+车辆快修+资源对接”三重功能。
聚焦司机“停车、维修、就餐、充电、休憩”五大高频需求,卡友之家精心设置四大功能区,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共享餐吧里,微波炉、热水壶随时可用,司机们可以在这里点外卖,也能自带食材加热。“冬天到停车场拿车出去跑长途,来的路上在家门口买的包子等到了停车场早就凉了,现在能加热着吃,比啥都强。”司机刘师傅说。红运能量站则成了司机们的“充电站”,沙发、电视、书报架一应俱全。“有时候等装卸货要三四个小时,以前只能在驾驶室里蜷着,现在能来这儿休息一下,聊聊天,浑身都舒坦。”常来休息的王师傅说,夏天能量站的冰箱里总被管理人员塞满矿泉水,细节处的贴心最让人感动。网格党群服务站则提供议事交流、诉求反映、法律援助等服务,成为司机权益的“守护者”。
聚合力、促共治
激活同心治理“新动能”
“要是能在卷闸门门口加装个玻璃推拉门,既能挡挡热气,又不影响采光,就舒服多了。”在最近一次“司机议事会”上,陈师傅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如今,红运能量站和网格党群服务站都安装了玻璃推拉门,现在哪怕卷闸门敞开着,屋里的冷气也跑得慢了,光线亮堂了,进出时还能随手关上门。街道通过“按需服务+志愿参与”双向互动模式,让货车司机从“被服务者”变成了“治理参与者”。
今年夏天,街道联合南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2名司机主动报名当起了向导,带着志愿者熟悉停车场布局,还分享了跑车时的安全知识。“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外人,现在能为驿站出份力,挺自豪的。”参与志愿服务的李师傅说。截至目前,卡友之家开展健康义诊、安全培训、夏日送清凉等暖“新”活动16场,服务司机及家属200余人次。结合职业特点,开展“司机议事会”活动2场,推动电瓶车充电桩增设、驿站卷帘门更换等实事落地问题,实现“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从解决“停车难”到织密“服务网”,再到凝聚“治理力”,“天生红运·卡友之家”用贴心服务温暖着每一位奔波的货车司机。如今,这里不仅是货车的安心港湾,更成了司机们的暖心家园,让每一趟运输之路都充满温度。
(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