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8-07

11:05

来源

江海晚报

在沙地田园聆听文字拔节的声音

日前,南通地区首家以文学为主题的场馆“启东文学馆”开馆。该馆整合江海文化、沙地文化、垦牧文化等本土资源,通过丰富的展陈内容和活动形式,生动展现“梦启东方”的文化内涵。馆内设有静谧雅致的阅读区、宽敞明亮的创作交流空间,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温馨、静心的好去处。


同时,文学馆作为核心区,联动吕四港镇、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等七大文学创研点位,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文学创作网络。这一创新模式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采风素材,也让文学作品更贴近群众生活,形成文学创作与基层生活的双向互动。


穿过启东印象沙地休闲农庄牌楼,沿着青石板路向南行进,右侧的一座三层徽式小楼率先映入眼帘。这里唤作“馥馨楼”,如今又添了一番韵味——“启东文学馆”五个遒劲大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引领着访客推开这扇墨香浸润的大门,进入“启东”的精神世界。


作为南通地区首家以文学为主题的场馆、江苏省县级市中第二座专业文学馆,启东文学馆通过书刊展陈与图文简介,从启东文学史概述、历代文人诗文选、名家眼里的启东等板块,系统展示了启东文学发展脉络及丰硕的文学成果。从明代学者、吕四港人彭大翼编纂的240卷、260万字《山堂肆考》被收入《四库全书》,到近代海复学者李素伯所著的《小品文研究》开创中国小品文研究先河;从启东作家施子阳参与创办《雨花》杂志并担任首任主编,到本土作家精耕细作,携作品频频亮相《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国内一线文学期刊……一幅跨越时代的文学群像图透露出启东深厚且坚实的文化底蕴与文学创作土壤。


“有机会我们还将邀请这些在外的启东籍作家做客文学馆,一方面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为本地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启东市文联副主席、启东市作家协会主席、启东文学馆策展人李新勇介绍道。针对此,馆内一楼特别设有创作室和文化沙龙空间,给创作者预留思想碰撞的天地。


此外,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文学馆与休闲旅游目的地“印象沙地”共生,让市民游客感受到身心双重愉悦。“这里食、住、游、娱一站畅享,动静相宜,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便捷、舒心的创作环境,还为游客朋友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旅行体验。”李新勇说。


民生沃土育才情


江海文心润佳作


7月25日,启东文学馆开馆当天,江苏省作协创作实践中心在此成立,“江苏文学期刊基层行·启东改稿会”活动相继举行。来自《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扬子江文学评论》4家名刊的7名资深编辑,与50余名启东本土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对其指点迷津,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提升之路。


“有了这个专业平台,我们的文学创作、交流和实践都有了更好的依托。”本土作家陆汉洲感慨道,启东文学馆的开馆和省作协创作实践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启东文学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这一文化场馆,既能把优秀作家和文学资源‘请进来’,又能助力启东文学‘走出去’,为打造地方文学高地奠定了基础。”


以“启东文学馆”为创研核心区,启东文学创作空间进一步拓展,目前设置有创作采风驻留点“吕四港镇”“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创作研学中心“通海垦牧公司旧址”“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旧址”、网络文学孵化实践点“启隆镇”,以及青少年文学创作营地“王鲍镇奥林苗木园艺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到一个乡镇去采风采访,收集创作的素材,同时也与乡镇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今年6月,在吕四港镇开展了第一场‘文字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创作采风活动,采风的作品陆续刊发在《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报刊,深受乡镇欢迎。”李新勇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归生活,“依托创研点位,我们将更好地采集、书写启东老百姓的故事,让文学作品接地气、冒热气,成为老百姓喜爱的、聚人气的好作品。后续,这些作品还可以通过朗诵、歌咏、演出等方式走近群众,惠及大家。”


文学惠民暖人心


创新表达奏强音


近年来,启东文学创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形成了“有活动、有人才、有平台、有作品、有精品”的良性文学生态。据悉,截至目前,启东本土拥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6名、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40余名,数量均居南通各县(市、区)前列。


在人才培养方面,启东市作协建立了系统化的培育机制。一方面,通过持续19年打造文学季刊《沙地》,为本土文学人才提供展示平台;另一方面,每年定期举办“悦读畅谈”读书改稿会,将专业阅读与作品打磨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作家的创作视野和文字功力。此外,借助江苏省作协“雨花读者俱乐部”平台,多次邀请南京、苏州等地知名作家、编辑来启举办文学讲座和改稿会,为本土作家搭建了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启东作家注重本土性与创新性的融合。他们以独特的本土视角讲述启东故事,同时积极探索文学表达的创新形式。其中作家沈杰创作的《四季乐韵》,分“春之约”“夏之梦”“秋之恋”“冬之旅”四个篇章,将古典音乐与启东人文风光巧妙融合,让读者扫码聆听音乐,在艺术氛围中感受文学之美,深刻体会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展望未来,李新勇表示,接下来,启东市作协将借助启东文学馆和江苏省作协创作实践中心平台,充分发挥启东文学馆等八大文学创研点位的阵地优势,引进更多采风创作、培训研讨、讲座改稿等省级文学活动,持续开展地方文学创研与文学惠民活动,厚植启东文学土壤,不断推动本土作家的成长和发展。


(记者杨镇潇)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