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王亚明:11岁任儿童团长,为新四军放哨
2025-08-13 10:50:13 来源: 南通日报

老兵故事〉〉〉


“1942年,我的父亲王洪林被群众选举为新四军民主政府第一任乡长,他们经常在我家开抗日会议,我耳濡目染接受了抗日思想……”回忆起自己走上抗日道路的历程,今年94岁的王亚明老人说,这离不开父亲的影响。


王亚明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长大的。1931年,他出生在海安的一个革命家庭,幼年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暴行,深深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灵。他立志,长大了要参军抗日救国。


1942年夏收,小学放暑假,正是儿童团最活跃的时候。当时,雅周地区儿童团负责人肖克围见王亚明很机灵,就委任他当金庄乡儿童团长。有一天,新四军宣传队和民主政府的人员在王亚明家的凉棚里开会,让他带领儿童团到村头站岗放哨,监视村子外3公里处的古溪日伪据点。“忽然听到一声枪响,就知道是日本鬼子下乡抢粮来了。”王亚明飞也似的赶回去报告,而此时,新四军听到枪声已经及时撤离。


王亚明刚刚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到留在凉棚里的一辆自行车,心又提到嗓子眼。“自行车当时在我们农村是没有的,我没多想,就以最快的速度把车推到我家东山头水塘里,上岸后还抓了一把麦草遮盖露在水面的车把。”日伪军很快到了眼前,王亚明急中生智躲进附近芦苇荡,成功隐蔽了起来。事后,新四军宣传队及民主政府口头表扬儿童团做得好,成功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1943年,学校放寒假,王亚明拿着父亲写的介绍信,到泰州独立团想加入新四军。新四军的首长得知他还不到14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人小志气大,站起来还没三八枪高,回去长高了再来当兵。”按捺住迫切的心情,王亚明回去继续上学。此后,他转校到泰州,“有位教音乐的陈老师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她教我们唱《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宣传抗日思想。”歌声中,王亚明更坚定了参军抗日的决心。


1945年春节刚过,王亚明看到新四军在苏中三分区发布的征兵布告,他来不及告诉父母,就背着书包冒雨一路小跑赶去报名。这次,他终于如愿加入了新四军,进入苏中三分区战地卫校学习,正式开启革命征程。


在卫校,王亚明开始学习战场救护知识和外科知识。几个月后,他被分配到三分区司令部。1945年8月,我军在白米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歼灭了10多名日伪军。初上战场的王亚明对一名受了枪伤的战友进行了急救。


解放战争期间,王亚明先后转战苏中、东台等地,历任卫生员、医助等职,在枪林弹雨中救治伤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历任华东警备部队、铁道兵第七师等部队军医,曾参与郑州花园口、贵昆线、成昆线等重大国防工程建设,1962年因抢修郑州铁路专用线功绩卓著,获师团两级嘉奖。


“虽然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远去,但刻骨铭心的历史不能忘记!”1979年王亚明转业,任南通天字味精厂副厂长,他以军人作风投身经济建设,用赤子之心践行入党誓词。王亚明的妻子石屏也是军人,夫妇俩曾在抗美援朝中并肩作战。两人互敬互爱,十分注重家风培育和传承。在红色家风的熏陶下,他们的大儿子也当了兵,四名子女均成长为业务骨干。 


(记者 王玮丽)



[责任编辑: 朱剑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