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周伯益:15岁那年,我握住了枪
2025-08-20 15:53:24 来源: 南通日报

老兵故事〉〉〉


“日本鬼子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然抗争到底!”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周伯益布满皱纹的脸上。96岁的老人抬手抹了把眼角,浑浊的眼睛泛起光亮。近日,记者来到这位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家中。尘封八十载的烽烟,在周伯益颤动的语调中缓缓铺开,他十五岁时亲手握起的枪,曾在民族危亡的寒夜里擦出一道微光。


1929年2月,周伯益出生在海安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人以种田为生。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地主的地租像座大山压得全家喘不过气,苛捐杂税接踵而至,饿肚子是家常便饭。“那时候觉得,穷人受欺负是天经地义,是上辈子注定的。”


直至共产党的队伍来到了附近的村子,周伯益至今记得,“他们不抢东西,还帮老百姓干活,说要‘减租减息’,要斗地主恶霸。”这些话像一道光,照进了他被苦难笼罩的心里。“原来穷人不是天生该受欺负的。”


1944年12月,经区妇联主任介绍,周伯益郑重入党。抗战时期的曲南区是敌我争夺的“拉锯地带”,与匪患猖獗的曲塘、白米地区交界,枪声时常在夜里响起,凶险异常。在家人的支持下,周伯益毅然投身游击战。


“区队里每人一杆长枪、三五枚手榴弹便是全部武装。”周伯益回忆,那时危险无处不在,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直言“不知道坏人会怎么搞死你”。 为了应对无处不在的叛徒威胁,他们的活动必须极为谨慎。即使召开一个会议,也常常要分散在好几个地方开,以防不测。一次在老百姓家中秘密开会的经历尤其令他印象深刻。“日本鬼子突然就带着武器来了。”周伯益痛心地提到,就在会场隔壁,一名妇女在家中睡觉竟也惨遭日军毒手,“打得肚肠子都出来了”。那血淋淋的惨象,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更如烙铁般烫在周伯益心上,将他“抗争到底”的决心淬炼成钢。


“胜利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如今老人每日看新闻,看到国家日益强大,便会咧开嘴笑。采访结束时,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对着镜头敬了个军礼。阳光照在他银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金粉。“那时候死的人太多了……”周伯益声音哽咽但却重逾千钧,“但我们没怕过,因为知道为什么而战。”


八十年过去,烽火早已散尽,但周伯益和无数像他一样的老兵,用青春和热血写就的故事,永远刻在民族的记忆里。他们的抗争,是为了让后代不再经历苦难;他们的坚守,早已化作这片土地上最坚实的根基。


(记者 范译)


[责任编辑: 朱剑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