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8-20

16:24

来源

江海晚报

社区消防添利器 居民安全有底气

在政风行风热线直播现场,市消防支队有关负责人透露,将为全市弱势群体家庭安装简易消防设施、村(社区)配备灭火设施,该工作已纳入今年民生实事项目。


首批消防设施 装入老翁家中


消防安全涉及千家万户;若有隐患,后果不可估量。


闻听崇川区狼山镇街道剑山社区消防工作抓得紧。18日下午,记者赶到现场一探究竟。


走进荟景苑小区一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棚顶形似小红灯笼的物体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是悬挂式干粉灭火器。与常见的手提式灭火器不同,这种灭火器的喷淋头喷嘴处装有感温玻璃球。起火时温度升高,玻璃球内的液体因受热膨胀后自动爆裂,灭火器内置的干粉药剂随即喷出。比传统手提式灭火器快得多,而且无需人工操作。”见记者一脸疑惑,剑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周江指着头顶的红色球形装置主动揭秘。


除了眼前这处停车棚的棚顶整齐悬挂着8只干粉灭火器外,棚顶那看似不起眼的“黑色管道”也暗藏玄机。一问才知,这“黑色管道”其实是自动喷淋系统,与干粉灭火器配合使用,实现“1+1>2”的防护效果。“所有消防设施通过正规采购流程,并由具备消防资质的单位实施。”周江再度解释。


一路走一路看,荟景苑小区每个单元楼入口处都装着阻拦器。


“过去,我们小区‘飞线充电’现象严重,楼道里几乎塞满电动车,安全隐患突出。怎么办?社区疏堵结合,一方面建造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满足居民充电需求,解决充电难问题;另一方面投入近万元资金,在小区111个楼道统一安装阻拦器。”


效果立竿见影。如今的单元楼楼道内再无一车乱停。


“楼道清爽了,邻里矛盾也少了,大家居住更安心了。”今年25岁、家住荟景苑15幢的仇先生很是感慨。


在市消防支队为全市弱势群体家庭安装简易消防设施、助力百姓提升自防自救能力的民生工程中,家住荟景苑的七旬翁葛师傅成为首批受益者。


“葛师傅情况相当特殊。”剑山社区党委书记杨乐介绍,老人父母去世且未婚娶,长期独居且有捡拾废品堆放家中的习惯,为了消除这一家庭消防隐患,社区联合物业定期上门看望并主动帮其清理,同时,向消防部门如实汇报申请后,消防专业人员在老人家中安装了简易消防喷淋系统,为老人撑起一把“安全伞”。


不图表面光鲜 严查消防隐患


“老小区改造不仅仅是小区颜值和气质提升,更重要的是,对看不见的一些内部隐患,我们一直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主动排查。”18日下午,负责易家桥物业管理的愿景和家物业经理蔡磊红,站在小区微型消防站内向记者介绍。


蔡磊红所在的物业管理范围涉及贰、叁、肆号院,2400多户。


“区内有5个门岗,每个门岗都配备消防灭火器,定期检查更换;八座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全部配备灭火器、防火毯、喷淋设备,地下车库配有多只悬挂式干粉灭火器。”蔡磊红介绍,前不久,物业工作人员接受了消防培训,“同时,我们还增配了专门用于新能源汽车意外起火的灭火器材,以及专门处理意外自燃电动自行车的绝缘钩。”


紧密依靠消防部门的专业技术指导,易家桥小区有了安心的“靠山”。


物业公司专职安全员蔡玉山介绍,今年2月的一天傍晚,一户居民家中的空调主机意外起火,所幸消防员及时扑救,未酿成惨痛后果。事后,经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系线路老化所致。“消防人员指出,如果涉事户主家中安装了漏电保护器,这起火灾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8日上午,一对老夫妻赶到物业公司,向蔡磊红详细了解如何购买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如何安装等事宜。蔡磊红一一说明,并告知他们物业人员可免费上门代为安装。


蔡玉山在现场介绍,在这起意外火灾发生后,易家桥小区已有不少市民主动汲取事故教训,在消防部门指导和物业的帮助下,对家中老化线路进行自查自纠、及时整改。


“借助消防专业力量,一些隐患被早发现、早排除。”蔡磊红对此深有感触,“居民们的安全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救火三千多起 重在防患未然


市消防部门负责人在市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介绍,近年来,我市消防部门共接处警8300多起,出动人员约10万人次、消防车约2.2万次,营救被困人员约500人。其中,扑救火灾3000多起。


坚持“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我市消防部门始终将多措并举、预防火灾放在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为此,通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一件事”全链条整治行动,督改各类隐患问题36.2万多处,完成66家省、市两级挂牌的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销案。


落实预防为主,重在责任到人。我市建立消防、公安派出所、基层消防安全综合监管机构分级监管体系,明确监督对象11.1万多家,配备717名综合监管人员,与96个镇(街道)签订委托执法协议,督改隐患问题8.5万多处。


补齐短板,为全市弱势群体家庭安装简易消防设施、村(社区)配备灭火设施被纳入今年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小区物业管理单位稳步推进住宅小区快速处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社会面火灾自防自救能力。


“即将到来的小型消防车是我们朝晖小区跻身全市首批试点小区后拿到的最新防火‘利器’。”18日下午,朝晖花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文娟对此欣慰不已。


朝晖花园是一个建成时间较久的老小区,体量较大,目前还没有进行老小区改造,由此带来人员密集、车位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虽然社区、物业都配备了微型消防站,也组建了由物业人员、社区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等30多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员,定期在消防部门指导下组织消防演练以备不时之需,但我们认为还是存在一定的隐形短板。为此,社区主动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征得消防部门审核同意后,为我们配备了一辆小型消防车,有了它,我们就拥有了作出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的全新载体,确保更好的救援效果。”


“使用小型消防车的人员已经到位,停放位置经讨论确定在中心广场。”李文娟说,有消防部门的支持,社区做好消防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记者张园 刘鹏 周朝晖)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