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21
14:49
来源
江海晚报
训练中的李淼淼。
“有点热,但是踢对抗赛的感觉真的超棒!”20日上午,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操场上,一群身着球衣的孩子正三五成群地进行足球日常训练。人群中,一名短发女孩远远跑来,皮肤黝黑、喘着气,满头大汗,在阳光的照耀下她整个人都在发光。
这是11岁的李淼淼,海门区海南小学五年级学生。8月中旬,2025年江苏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李淼淼榜上有名。这个来自江海平原的女孩,用黑白相间的足球在绿茵场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诗篇。
李淼淼与足球的缘分始于7岁那年,“小时候老是生病,妈妈想让我的身体更健康,就开始学着踢足球”。她8岁时被教练选中,成为海南小学首批寄宿制足球特长生。她清晨6点准时起床,叠被、洗漱、整理装备一气呵成;早上和下午各训练两个小时,暑期集训同样雷打不动;临近比赛,周末还会加练。
“辛苦是有的,想家也是难免的”,但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都能坚持,李淼淼告诉自己“必须要克服”。生活自理能力也由此锻炼出来。“刚来的时候总是丢三落四,我就发明了一套‘足球装备管理法’。”她说,睡觉前把护腿板、球袜、训练日志等分装在透明收纳袋里放在床头,早上起来就不会遗忘。
周训练量20公里以上的数据,记录着李淼淼日复一日的坚持。急停变向、带球过人、绑沙袋折返跑……每一个清晨和傍晚,每一个寒冬和盛夏,几乎都能看到她在球场上奔跑拼抢的身影。当看到同龄女孩穿着裙子在遮阳棚下坐着,问她为何甘愿忍受风吹日晒,“晒黑是肯定的,但我觉得这项运动很酷,比穿裙子好多了!”她笑着补充,“而且我是前锋,就是要不断磨炼脚下技术,才能提高命中率呀!”
为此,球队集训之余,李淼淼常给自己“加餐”。一个人运球、接球、各种角度射门,光球鞋就磨坏了四五双,还让妈妈在旁边拍摄视频,结束后再对照琢磨技术细节。“有次我练了3个多小时,天黑透了才发现。”李淼淼有点儿不好意思,“如果我射门再精准一点,说不定就能给队伍多拿一分。想到这,我就浑身都是劲了。”
运动员的成长路上总伴随着伤病。摩擦破皮、跌倒淤青早已是家常便饭;2021年冬训时左小腿骨折,对李淼淼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害怕受伤完之后跟不上,打比赛不在状态。”休养期间,她戴着护具在场边观摩战术,在笔记本上推演跑位路线。仅一个月后,她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球场。“确实落下一些,不过后面慢慢追上来了。”她说,正是这份热爱和信念支撑着她走过了5年风雨无阻的训练路。
付出必有收获。2024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她带球突破、单刀直入,首先将比分突破,为球队赢得冠军奠定了基础。整场比赛,她一人独揽9分,获得“最佳射手”称号。此外,她还获得2023年南通市、海门区双料冠军兼“最佳射手”,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精英联赛U10组冠军兼“最佳射手”,入选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精英训练营”,获“未来之星”称号。
“这孩子很有天赋,训练态度认真,非常能吃苦;而且是个比赛型球员,关键时刻往往能进球。”见证了李淼淼的一路成长,教练韩蒙如此评价。
与职业运动员不同,如何平衡学业与训练是学生运动员永恒的课题。李淼淼摸索出了“碎片时间学习法”,每次随队出征,她的书包里总装着各科课本和错题集:乘车途中背古诗,中场休息解应用题,赛后冰敷时听英语。“虽然经常因训练和比赛缺课,但她回来后总会主动问同学、问老师,把落下的内容补上。”班主任周凌云说,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保持中上。
22日,李淼淼将作为南通代表队的一员,征战在常州举行的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好好发挥,争取拿到冠军!”面对未来,她踌躇满志,“我们的女足很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女足运动员,加入国家队,为国争光!”
(记者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