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8-22

15:09

来源

江海晚报

爱心接力,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

15日,本期“关爱一线牵”报道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来自个人与公益组织的认领电话接连不断,一个个“微心愿”被迅速认领。19日,我们带着好心人捐赠的爱心物资与助学金走进那些家庭,将社会的温暖亲手交到他们手中。


爱心物资带去生活便利


推开王学健家的门,他清瘦的身影映入眼帘,比上次见面时更显单薄。“这两天肚子疼得实在扛不住,昨天又一个人跑去医院挂了袋营养液。”他声音低沉,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2020年10月,一场胃癌手术切除了王学健大半个胃;而今年复诊的结果更像一记重击:癌症转移,肿瘤压迫关键血管,手术机会渺茫。如今,他只能依靠每月两次的化疗,艰难地与病魔抗争。亲戚住得远,洗衣、做饭、打扫……全部靠他一人硬撑。疾病抽走了他大半力气,连日常起居都变得异常艰难。


“这个电蒸锅可以定时,您早上把红薯、鸡蛋放进去,躺着等吃就行,省时又省力。”崇川区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吕雷雷和同事一边帮忙拆箱安装,一边耐心讲解。


“这东西太实用了……真谢谢你们,总是惦记着我。”王学健声音哽咽,眼中闪着泪光。


告别王学健,我们来到同小区另一栋楼的赵芳家。她20多天前刚做完心脏瓣膜和主动脉手术,医疗费自付部分超过12万元,掏空了家底还欠下外债。当天,她一个人在家静养,屋子却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我之前身体一直很不错的,谁知道突然得了心脏病就倒下了……”赵芳说,突如其来的重病压垮了身子也压垮了家庭,现在儿子、儿媳和丈夫白天都在外工作。为贴补家用,她不时地从附近工厂接一些纸盒回家折叠换钱。


当天我们送去的微波炉让她欣喜不已:“以后热饭方便多了,不用反反复复开火,真的帮了我的大忙。”


助学行动托起明日朝阳


19日下午,两份装有助学金的红包被交到了家住花桥社区的朱辉名老人的手中。


朱辉名老人一家日子过得颇为艰难,早年他儿子儿媳离了婚,留下年幼的姐弟俩给老两口养育。如今,姐姐在南通的一所大专院校读大一,弟弟则在市区的一所中专就读,姐弟俩每年的学费给本就拮据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压力。


“替我孙子、孙女谢谢社会上的好心人。”老人声音哽咽,反复摩挲着信封,“我一定让孩子记住这份恩情,好好读书,长大了回报社会……”


“为了完成我的学业、圆我上学的梦想、我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此前,“关爱一线牵”栏目组还收到了崇川区秦灶街道小黄同学通过南通市飞牛小匠社工服务中心宗敏转来的求助信。


他今年7月如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学费陷入焦虑:83岁的爷爷中风,常年住院服药;父亲重病无法劳动,母亲打零工维持家用,收入极不稳定。


19日上午,“关爱一线牵”栏目组来到小黄同学的住所,为他送去了助学金,同行的爱心人士宗敏还为他们一家送去了夏季清凉用品。


“谢谢社会上的好心人,我一定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帮助和关心……”小黄诚挚地说。


爱心流动汇聚江海涟漪


而在花桥社区,另一个家庭正深陷于与病魔的无尽搏斗中。


11岁的乔乔本该在阳光下奔跑嬉戏,但从8个月大时就被确诊为癫痫,至今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入学。今年春天,他因持续高烧、抽搐不止被送进ICU,生命垂危,长达两个月未能出院。现在,外公外婆和爸妈轮番24小时守候,家庭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下艰难喘息。


“以前小的时候还会放在家里看看动画片,后来越来越严重,身边根本离不了人……”为了守护随时可能发病的儿子,乔乔妈妈只能放弃稳定的工作,四处打零工,同时寸步不离地照顾乔乔。孩子的父亲从事辛苦且不稳定的充电桩勘察工作,风尘仆仆只为撑起这个家。


当我们把微波炉送到乔乔妈妈手里时,这位母亲哽咽得说不出话。这份爱心于他们而言,是暗室中透进的一缕实实在在的光,虽未能驱散所有阴霾,却足以让他们在精疲力尽的时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文中受助者均为化名)


(记者王颖)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