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姚侃向市民分享赴马来西亚吉隆坡申办冬奥的情景。
八月流金,17年前,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近日,南通一群因体育走到一起的北京奥运火炬手们带着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热爱与传承,再次欢聚一堂,看苏超、谈体育……17年来,当初的奥运火炬手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遥想当年情景 仍然倍感自豪
2008年5月25日,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在南通境内传递,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108名精英成为奥运火炬手,跑出属于自己的“奥运足迹”。2009年5月,南通市火炬手联谊会成立。2018年5月26日,南通市火炬手协会成立,会员约80人。
从“火炬手联谊会”到“火炬手协会”,一步步走来,离不开协会的元老级人物、原南通中学副校长姚侃,协会前会长成明强和江苏好人、现任会长张利民等人在背后的努力。
“我们的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都是佼佼者。”说起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已是耄耋之年的姚侃打开了话匣子,“当年遴选火炬手标准很严格,还有背调电话,不符合要求的哪怕到了传递的前一天都会被取消资格。”作为南通知名的教育专家,姚侃深耕体教结合,培养了多名特级教师、多位女排国手和世界冠军,多次受到国家、省表彰,2021年9月被评为第十二届“感动南通·教育人物”。
“一直以来,火炬手协会将奥运精神弘扬传承、发扬光大,老一辈火炬手汤淳渊、徐尔铸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年来,张利民始终不忘初心。今年65岁的张利民原本主业是口腔医生,而今,他的主业已转变为江海志愿者、火炬手协会会长、乒乓大使。“当时传递火炬的情形历历在目,马路两旁挤满人,大家挥舞着手中的奥运会小旗,向火炬手致意。”对于这段经历,张利民始终记忆犹新,“奥运火种在我心中从未熄灭。”张利民先后被授予江苏好人、江苏省文明职工、南通市劳动模范、市首届十佳江海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回想当年入选的那一幕,刚刚从海事局退休的姜新仍激动不已。姜新曾参与监管苏通大桥等的建设,保障来往船只安全顺利通过,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当时苏通大桥上火炬共传递了11个人,我就在其中,举着火炬跑了50米。这50米虽短,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竞技场上拼搏 燃烧体育热情
奥运火炬手中有一位独臂硬汉,他就是包汉明,人称“包一手”。幼年时的一次意外让包汉明永远地失去了右臂,但他并未被现实击垮,酷爱运动的他经常和朋友一起踢球和挑战“铁人三项”。加入江苏省残疾人体协后,他在游泳、自行车、飞镖等领域屡创佳绩。2008年,包汉明成为奥运火炬手,“当时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如今,包汉明依然在竞技场上延续奥运精神。2024年,包汉明接触到了飞镖,一下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今年8月17日,包汉明和同伴一起参加了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飞镖比赛,获得了团体赛第二名。“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参加残疾人奥运会,但体育运动给了我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包汉明说。
火炬手中依然奋战在体育赛道的还有曾在2010年入选央视“体坛风云人物体育未名人士”提名奖的海安大公镇农民陈进。陈进常年自己训练长跑,先后参加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的国际马拉松大赛,次次闯入前100名。陈进跑出了名堂,也顺理成章地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陈进实现自己的梦想:挑战负重40斤跑完100场全程马拉松。如今,陈进除了自己锻炼,还带领乡村的农民在乡间路上慢跑健走,一起运动。
现在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从事田径教学与训练、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的周天华,年轻时是一名铅球运动员,曾取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铅球冠军、第25届奥运会铅球比赛第五名……作为一名火炬手,周天华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培养了多名优秀的运动员。她还加入了南通市火炬手协会,助力各项公益活动,宣传奥林匹克精神。
热心公益事业 传递奥运精神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近两年,通城的一些公园、地铁站里多了很多乒乓球台,供热爱运动的市民锻炼身体、结交朋友。“国球进公园”“国球进车站”,这些便是南通市火炬手协会参与推动的公益事业之一。
“学田公园长期有着乒乓运动的传统,附近居民常常在那儿打球到天黑,所以我们和街道一起对学田公园的场地进行了翻新,并新置更换了7张球台。”身为乒乓球爱好者的张利民说,火炬手协会身负推广全民健身的责任,不仅要把国球赛事引进公园,更要打造成常态化赛事,“作为中国乒协的‘国球进公园’试点赛区,也是江苏省唯一入选赛区,学田公园的露天球场从去年5月至10月举办了51场比赛,吸引超千人次参与,上海、南京等地也有人赶来参赛”。下一步,协会将继续推动国球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让更多热爱体育的市民参与其中,打通全民健身的“最后一公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奥运火炬手们在各行各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光和热,推动和做好公益事业。姚侃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义务作讲座,宣讲奥运精神;张利民是首批江海志愿者,参加义诊、科普讲座、送医上门、免费培训等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他还曾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组织捐款;严汉圣是协会的功能性党支部书记,除了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比赛,他还是协会组织推动“国球进村镇”等全民健身运动工作的主力;毛建峰在税务系统工作,有时会接触到贫困家庭、困难学子,他便主动联系、传递信息、组织资助,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顾锦华在医务系统工作,平日里专门从事药理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在工作中,他积极向病人科普医学知识,向特殊人群普及用药常识……
“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公益服务,把火炬手协会打造成团结、向上、奉献的温暖之家。”采访结束时,姚侃如是说。
(记者李维 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