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27
11:46
来源
南通日报
近来,一种被称作“体育外卖”的新兴服务模式,正走进大众生活。消费者通过手机下单,专业教练携带器材上门服务,提供个性化体育培训课程。这种模式因其灵活、便捷、省时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的欢迎。
“体育外卖”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部分家庭在体育培训方面的时间压力。过去,接送孩子参加课外培训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而“体育外卖”将教学服务延伸至家门口甚至家中,减少了通勤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以南通为例,一些双职工家庭过去周末需频繁往返各类培训机构,如今通过“体育外卖”,孩子在家附近即可接受专业指导,节省出的时间可用于学习或休息,生活节奏更加合理。
从教学角度看,“体育外卖”有助于实现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教练可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训练计划,尤其在中考体育备考中,能够对薄弱项目进行专项强化。相比传统大班教学,一对一或小班授课,更有利于教练关注个体动作规范,及时纠正错误,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提升训练效果。
同时,“体育外卖”也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近年来,体育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竞争加剧。这一新模式为他们创造了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机会。在南通,已有部分体育院校毕业生加入教练队伍,依托平台开展服务,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推动全民健身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体育外卖”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如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和有效监管,导致教练资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培训即上岗,专业能力难以保证。教学多在小区空地、公园等非专业场地进行,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不透明、退费难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消费者权益保障。
推动“体育外卖”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相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行业规范,明确教练资质、服务流程、场地安全等基本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行业合规运行。运营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严格的教练准入机制,严格审核从业资格,完善用户评价和投诉处理体系,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应增强风险意识,优先选择正规机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体育外卖”是体育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顺应了群众对便捷化、个性化健身服务的需求。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既要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才能促进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
(顾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