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5

09-01

15:44

来源

江海晚报

精彩暑假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红色讲台上慷慨激昂,体育场馆里挥汗如雨,田间地头上奔跑嬉戏……这个暑假,南通娃们或徜徉书海,或乐享运动,或亲近自然,在多姿多彩的假期探索和体验里释放天性、强健体魄、培养兴趣、增长见识,收获了“暑”不尽的精彩和成长。


实践中感悟


童声传薪火


“各位观众请看,这两处藏在街巷里的院落分别是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和韩国钧故居。虽不起眼,却记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往事……”来自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张诗涵指着展馆墙上的地图,流畅而饱含深情的讲解让人难以相信她只有11岁。作为学校“幸福娃”红领巾讲解员社团的一员,她整个暑假已经接待了多个参观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暑期,南通各大红色场馆成了生动的“教育课堂”,不少孩子通过参观讲解、艺术展演、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刚开始背讲解词时觉得特别难,好多历史事件不了解。”红领巾讲解员谈馨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说,“后来老师带我们看抗战电影、走访老兵爷爷,我才明白这些文字背后的分量。现在每次讲解,我都好像穿越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崇川小学三年级学生卞梓垚参加了“追寻红色足迹”夏令营活动,参观南通市义勇曹顶文化中心、学习制作“曹顶跳面”、绘制爱国主题信封和手印画。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这不仅仅是一碗面,还是一段被揉进面粉里的抗倭历史。正是因为有了曹顶这样的民族英雄,中华文明才能得以延续。”


“红色教育不是简单说教,要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暑假无疑是很好的契机。”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许卫兵表示,“通过担任讲解员、参观纪念馆、走访革命遗址等活动,孩子们对爱国主义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短短两个月,家长们也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卞梓垚的妈妈发现:“以前孩子对历史兴趣不大。现在不仅主动查阅资料,还会给我们讲革命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书本上的说教生动多了。”


“苏超”燃一夏


童趣乐无穷


“知道要去现场看比赛,我兴奋得几个晚上没睡好觉!”这个暑假让通州区南山湖小学二年级学生陈子琳最激动的是幸运地抢到了“苏超”南通队主场对阵盐城队的球票。


“那天,我在赛场和几万名观众一起,亲身感受了整场的激烈角逐。下半场南通队进球了,全场球迷高唱南通队战歌、一起喊加油,我也站起来跟着大喊。”陈子琳说,球员们在场上的拼搏精神也深深触动了她,“每一名球员都很拼,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这值得我们学习。”


“苏超”的热浪还从观众席涌入了孩子们五彩缤纷的暑期作业。通州区实验小学巧妙地将足球文化融入跨学科探索,让学习变得“足”够有趣——“小记者”们用一句话新闻浓缩精彩;“小球迷”们用条形图分析进球数据;高年级同学还设计助威标语、绘制主题海报,甚至定制了融合景点、美食的足球文旅路线。


为了让同学们都能看懂比赛,该校四(5)班学生许顾阳制作了南通队进球集锦的讲解视频,阐释足球赛事中的越位、角球、任意球等专业术语。许顾阳说:“希望这样的视频能点燃全班同学对足球的热情。”


足球“神助攻”也让亲子关系在互动中持续升温。在龙信广场,十里坊小学二年级学生朱容萱和父母一起参加了一场亲子趣味运动会。“其实我不太会踢球,来之前还跟妈妈说只想当啦啦队。可是一上场,看到大家都在跑,我早把自己说的话抛到脑后了!我跟着球跑啊、追啊,每次进球,我都开心得要命!”参加完亲子比赛的朱容萱笑着说。


通师一附二年级学生季子杰看过“苏超”比赛后,球员们忘我拼抢、浑身湿透的身影深深烙在他心中。如今,他每天傍晚都拉着爸爸在小区里练颠球、射门,路边的花坛成了他的“球门”,一大一小的欢笑声时常在小院里回荡。


大手牵小手


童心乐探索


“利用常见的塑料瓶、气泵,加上一点水,我们就能组装出一个简易水火箭……”阵阵讲课声从秦灶街道社区活动室里传来,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志愿者张士玉正在讲授水火箭的制作方法。


“加压!准备!发射!”在前三次发射失败之后,水火箭“嗖”地一声划出一道银线,终于一飞冲天,北城小学五年级学生王露晗和她的小组成员都欢呼着跳了起来。“在大哥哥的帮助下,我们不断调整水量和尾翼角度,好不容易成功了!”她兴奋道,“科学太有意思了!原来只要不放弃,不断找原因,就一定能行!”


这样“大手牵小手”的温馨场景,在这个暑假并不罕见。从七月初开始,南通大学、江苏商院、南通科院等多所高校数十支志愿者队伍走进街道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科普与文化体验活动。


民族服饰课上,孩子们变身“小小服装设计师”,翻看民族服饰图鉴,用画笔画下自己心中的民族盛装;环保实践课上,孩子们手持pH试纸,小心翼翼地检测饮用水与模拟污染水,见证pH试纸颜色变化;健康科普课上,手工药锤在孩子们手中上下起舞,艾草和陈皮的清香弥漫在整个教室……“我们把枯燥的知识‘翻译’成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一名志愿者举例道,“比如将营养金字塔改编成‘彩虹餐盘’口诀,让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记住健康饮食的道理。”


“让大学生走进孩子中间,不仅能够激发小朋友们对科技、文化、艺术的兴趣,也对大学生巩固专业所学、深化职业认同非常有帮助。”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葛灿表示。


沿河桥小学四年级学生李萌的家长满意地说:“这些活动和课程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带来了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暑期活动,我们特别欢迎。”


(记者高阳)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