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09
11:11
来源
江海晚报
“星盛11号楼有浓烟,大家不要靠近。”不久前,南通开发区新开街道星盛社区发生一起涉火险情,幸亏社区志愿消防员发现及时,迅速处置,未造成更大损失。
2023年起,星盛社区紧密围绕开发区基层社区安全治理“三力”提升三年行动,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在原有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基础上升级建立社区志愿消防队,推动实现“救早、救小、救初期”的火灾防控目标,全面提升社区应急快速处置能力。
“人防”筑基
星盛社区整合安全中心户、物业保安和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不少于10人的志愿消防队伍。为提升队伍专业能力,社区联动消防队、蓝天救援队等共建单位,定期开展灭火器使用、微型消防车驾驶等技能培训,切实提升队伍在实战中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三年来,累计组织专项培训35场,覆盖超1200人次。同时,社区不断完善“预警、响应、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社区防火巡查、消防宣传及疏散引导工作,并与辖区消防救援站时刻保持联络,确保一旦遇有火灾事故能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今年3月24日晚,社区志愿消防队在日常防火巡查过程中发现小区内一辆正在充电的电瓶车突然冒烟并燃起明火。队员在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就近取用灭火器,成功将电瓶车明火扑灭。志愿消防队用行动诠释了“平时是居民,战时是战士”的担当,形成“专业力量+群众参与”的高效联动格局。
“物防”提效
聚焦民生实事,开发区为星盛社区志愿消防队量身配备了1辆水罐微型消防车。这辆“小车”虽体型小巧,却功能齐全、机动灵活,集“隐患排查、初期扑救、安全宣传”三大功能于一体,成为社区安全治理的“多功能移动平台”。
在隐患排查工作中,队员依托微型消防车开展覆盖消防安全、建筑安全、居家安全等多领域排查行动,实现“一路巡查、多类风险早发现”。三年来,排查出安全隐患126处,其中124处已完成闭环整改。
面对初期火灾,微型消防车更是“急先锋”。社区负责人包琴介绍,微型消防车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在大型消防车抵达前对火情进行初步控制,尤其适用于社区狭窄道路和初期火灾扑救。
此外,它还是“移动宣传站”。志愿消防队利用车辆日常穿梭于社区之便,通过车载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现场演示消防器材使用、发放安全手册等方式,开展居民安全教育,有效提升居民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深入人心。
“技防”赋能
走进星盛社区应急指挥中心,一块应急大屏格外醒目——它可实时监测暴雨期间河道水位、消防通道占用情况及突发火情预警信息,真正实现社区安全“一屏统管”;应急喇叭系统覆盖全社区,确保紧急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个居民。
当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应急大屏准确定位车辆,应急喇叭同步提醒,志愿消防队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响应,整个流程衔接紧密、处置高效,既保障了“生命通道”畅通,也体现出智能系统与人力响应的协同优势。截至目前,社区依托该系统已成功移除占用消防通道车辆53辆。
下一步,星盛社区将继续巩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机制,持续完善志愿消防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和应急响应机制,优化微型消防车等设施的功能应用,拓展智能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响应精准度,努力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社区消防安全共同体,为提升基层应急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经验。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