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12
16:51
来源
南通日报
近日,走进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棕榈园小区,焕新的居民楼错落有致,中心小游园内老人们悠闲地唠着家常,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这个建成于1999年的老旧小区,在2023年崇川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后焕发新生,而让这份“新”得以延续的,是社区探索形成的“123”六力共治工作机制,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幸福请进来”的美好。
一套架构织密治理网,党建引领聚资源。“以前小区管理混乱,车辆乱停乱放是常事,改造后成立了‘红色物业’,现在秩序好多了。”居民王阿姨笑着说。棕榈园小区改造完成后,迅速成立了由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业主委员会成员、社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红色物业”,为小区治理注入红色动力。
“红色物业”一手指导业委会、物业公司按章办事,实行民主管理监督;一手创新管理机制,做好改造“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已启用2处道闸完善封闭管理,“车辆登记专班”收集290辆车主信息,动态更新住户信息,为各项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引入区域党建、市社区服务业协会党建资源,排定特色项目公益坐班服务居民;定期召开业主交流会、多方联席会,汇总问题、收集建议、给出方案;探索重大事项群发告知机制,增强物业服务透明度,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两支队伍架起连心桥,用心用情护民生。“小区里有支‘网格巡查小分队’,真是太给力了!上次我家水管漏水,他们当场就联系物业解决了。”居民李先生对小区的“网格巡查小分队”赞不绝口。去年9月,千禧园社区为解决邻里关系疏远、物业响应不高等难题,成立禧爱志愿服务社,在棕榈园小区试点“六力共治”居民自治能力提升实践路径。
由1名网格员、1名物业人员、1名业委会或物管会成员、4名志愿者组成的“网格巡查小分队”,坚持“发现问题当场议、能解问题当场办”,问题销号制深化了政社联结,大幅提升处置效率。在“走找办”专项行动中,网格员、微网格员队伍得到锻炼,凝聚了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618紧急救援、721第一时间处理漏水等事件赢得居民好评。此外,社区还在服务阵地开展和爱读书会、基层治理“帮帮团”、校地联动参治等活动,“邻里事、大家议、合力办”的共治共建氛围日益浓厚。
三张网络拓宽服务面,多元协同促发展。千禧园社区在挖掘治理“内循环”的同时,不断活化治理成长“外循环”,为棕榈园小区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服务平台和活动。“江河泽明眼科医院”统战阵地、“留香逐梦”人大代表工作站、“和爱千禧”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相继落地,小区1125社社协同微治理议事机制逐步完善。
社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职党员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解决了停车难、雨棚改造、微型消防站建设等难题。功能型党支部召集网格员、业委会、网格党员骨干召开协商议事会,针对和畅路文明长效管理、小区充电桩安装等问题集思广益。和畅路文明集市、法治夜市等活动热闹非凡,“红色邀请函”不断扩大“红色合伙人”朋友圈,禧阳young大学生文明联盟的优秀学子带来的“书香人生校地共阅”“巧漾扎染”等项目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居社交流和民心交融。
如今的棕榈园小区,“颜值”与“气质”并存。未来,千禧园社区将继续扩展以网格党群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六力共治”辐射网络,让老旧小区在焕新之后实现“长新”,让更多居民享受更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
(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