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15
11:05
来源
南通日报
自2022年被列为江苏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以来,启东以“建机制、育平台、优服务、塑品牌”为路径,系统推出“启才回启·青春留启”计划,推动青年工作从活动导向走向体系运营,实现从“短期活动”到“长期陪伴”、从“情感召唤”到“机制留人”的转变。
项目启动之初,即以机制建设为核心突破口。启东团市委依托前期积累的学子数据库和高校联络基础,推动成立启东籍大学生驻外团工委,并逐步在南京、上海、杭州、湖北等高校集中地区设立联络站,形成“一地一站、分级管理”的动态组织体系。为解决学生毕业带来的成员流动问题,创新采用“寒暑假滚动招新+区域召集人”制度,实现组织自我更新和持续运转,真正构建起“离乡不离组织、在外仍有归属”的学子大家庭。
在机制逐步健全的基础上,“青春留启”计划不断拓展服务链条、深化内容供给。从高考录取后即开展“高校第一课”和志愿结对,到寒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参与政务实习、企业实训、乡村振兴等各类岗位实践;从政策推介、就业指导到情感认同、文化浸润,团市委通过全周期、多层次的服务设计,帮助学子提升社会适应力、职业规划力和家乡认同感。尤其是通过“返乡青年座谈会”“东疆青雁看启东”等品牌活动,引导大学生从“参观者”转变为“建设者”,从“受益者”进阶为“代言人”,在真实场景中感知家乡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历经数年探索与优化,“青春留启”已逐步成长为一项具有启东特色、青年认同、可持续运营的人才工作品牌。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建成驻外团组织4个、高校联络站近20个,常态化联系和服务学子超2000人,近年启东籍应届生回流率显著提升。更深远的是,该项目不仅为地方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也塑造了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良性生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践样本。
“从前觉得家乡是回不去的远方,如今却发现是能干事的舞台。”启东籍驻外大学生团工委书记黄凯玲说,“青春留启”计划以其扎实的机制设计、温暖的服务陪伴和显著的成长成效,真正实现了青年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季菁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