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09
14:57
来源
如皋市文明办
金秋稻浪涌,硕果映初心。为庆祝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30日下午,一场以“区域服务倾全力 乡村振兴勇当先”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暨“迎国庆、庆丰收、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在磨头镇热烈开展。活动由如皋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如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皋市农业农村局和如皋市磨头镇人民政府主办。
今年以来,如皋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筑牢清正廉洁、务实担当的作风根基,为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依托“高领三农”党建服务品牌矩阵,5支区域服务队成为将主题教育成果与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提质增效、稳产保供实绩的关键力量,他们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将惠农政策、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将监测责任扛在肩上,有效激发了队伍担当作为的蓬勃活力,加速转化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一曲赞歌,唱出百姓丰收的喜悦
“一年又一年,丰收中国年,春来绿油油,秋收金灿灿……”当《丰收中国年》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来自磨头小学的顾丽妍领唱,带动全场三农各领域的代表们齐声合唱。在这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农家小院里堆积如山的粮食,看到了餐桌上丰盛的美食;感受到了亲人间浓浓的关爱,邻里间和睦的氛围。这是中国年的味道,这是丰收的喜悦,这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一代接一代,耕耘有诗篇,粮食自己种,饭碗自己端”展现了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加富裕和兴旺的未来,一代一代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一段短片,见证如皋的乡村发展
《振兴的脚步》带领大家漫步在如皋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散布雉水大地,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现场、智能温控的果蔬大棚、休闲雅致的乡村旅游景点……一幅幅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呈现在眼前。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持续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实现蓬勃发展与能级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一篇经典,传承着中华农耕文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陶渊明在他著名的五言诗《归园田居》中所描绘的乡村面貌,诗中所呈现的美丽乡村让人心驰神往。我们的乡愁源于对宜居生态的怀念,对淳朴乡风的怀念。经历了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乡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逐渐趋同。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化负面效果出现,人们开始回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乡居生活的希冀。
一番番感悟、一个个故事,让“三农”情怀得以提炼升华
今年已经74岁的田正如从事农业工作已近60年了,有着丰富的果树管理经验,他表示“非常欢迎愿意从事果树管理的年轻人加入果树专业技术服务队,我们会毫无保留的将技术传授给他们,将我们专业服务队做大做强,为如皋果业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加活动我的心情很激动,这是对我从事农业工作的鼓励,更是对农业人的鞭策和激励,我要继续扎根基层,把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到田间地头,推动如皋农业农村繁荣发展”,基层农技员代表殷文一表示。
区域服务分中心代表—磨头分中心主任徐祥坚决表态,“今年全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新的磨头分中心已健全到位,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站在新的起点,唯有沉下心来,聚焦重点,潜心研习,开拓思路,才能更好地为区域内现代农业添砖加瓦、助推一臂之力!”
吴微微、王小龙等几位创业者的故事,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新农人”的画像:他们不是回村种地,而是用知识重构乡村;不是重复传统,而是用创新激活乡土。
活动送祝福环节,分别向农技推广工作者代表、扎根基层农技员代表、新时代新农人代表颁发奖杯,致敬农业发展背后的“隐形英雄们”。
活动点评环节,市文明办副主任陆兵表示,此次道德讲堂既是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道德洗礼,更是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的文明实践课”。大家要将今天所感受到的敬业、创新、奉献、互助精神,带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风尚,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小切口”,推动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的“大融合”。
活动最后,特别邀请市委宣传部理论宣讲员对乡村振兴理论政策进行宣讲解读。参与人员纷纷表示,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践行者,要永葆“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实干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投身“三农”工作的“练兵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真正做到用智慧与汗水浇灌乡村振兴“幸福果”。
(如皋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