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10
11:09
来源
南通日报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一直培养我的学校,属于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近日,谈及荣获“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称号的感受,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梁珈玮感慨万千。在此前的“苏乡永助”江苏省资助育人主题活动评审答辩会上,他以学校持续开展的暖心家访实践为叙事线索,深情讲述了自己从受助者成长为资助政策宣传者的心路历程。故事真实、情感饱满,让他最终获此殊荣。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始终坚守的庄严承诺。学校构建集“精准识别、经济援助、能力赋能、价值引领”于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在这片充满关怀与爱的沃土上成长。
精准识别
强力托举照亮学子前行路
2021年夏天,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的一支家访队伍顶着酷暑,穿梭在乡间小路上。带队老师清晰记得第一次走进梁珈玮家时的情景:简陋的平房里,墙上贴满了奖状,这个瘦削的男孩眼中闪烁着对大学和外面世界的渴望。
“了解到梁珈玮的家庭情况后,我们立即启动资助程序。”学工处负责老师说。通过“系统筛查”与“实地印证”相结合的双重机制,学校精准锁定了这位虽身处逆境却心怀梦想的学子。在国家与学校综合资助体系的强力托举下,梁珈玮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助学金支持。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成绩名列前茅,连续多个学期荣获校级一等奖学金。
学校的资助远不止于经济层面的“输血”,更注重“扶困”“扶智”“扶志”的深度融合。
梁珈玮当时还有些自卑,辅导员发现他在编程方面很有天赋,于是鼓励他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在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梁珈玮开始在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学校资助中心还为他建立了“一生一策”成长档案,主动链接校内外实践平台。
截至目前,通过自身努力与学校培养,梁珈玮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及校级荣誉40余项,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高水平奖项。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百余次,成为校园里的励志典范。
多维赋能
“受助者”成“助人者”传递温暖
“受助者不仅要实现个人的自立自强,更应将这份温暖与希望传递下去,这是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怀揣着这份使命感,梁珈玮做了一个决定: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向学弟学妹们宣讲资助政策。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这一转变离不开学校发展型资助理念的持续浸润与深层引导。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常态化举办的“金融知识进校园”“诚信教育宣传月”“榜样学子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巧妙地将政策性宣传与感恩励志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有机融合。这些活动让梁珈玮深切体悟到:应将这份温暖与希望传递下去,这是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梁珈玮受委任主导开展“助学·筑梦·铸魂”资助品牌活动。在教师指导下,他组织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将防范金融诈骗的知识融入情景剧表演中。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里,梁珈玮牵头组建了“青年电商助农”志愿服务团队。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运用专业技能为农户制作农产品推广短视频,策划线上营销方案。在学校微信号等官方宣传平台,梁珈玮主笔撰写了多期资助政策解读指南,让资助的“春风”吹进更多学子心田。
健全机制
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显著
梁珈玮的蜕变绝非孤例,而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系统性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生动缩影。
学校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在精准识别上,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数据与走访相印证”;在帮扶赋能上,既提供经济支持,又提升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在育人长效上,将劳动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全过程。此外,学校推行“学长伙伴计划”,鼓励优秀受助学生与低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子,使“自强、感恩、互助、传承”的精神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这种机制化、体系化的育人模式成效显著。该校连续两年获评“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从需要帮助的学子,到省级“资助宣传大使”,梁珈玮的每一步跨越,都烙印着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坚实足迹。学校以政策支撑梦想,以教育铸就品格,为学子铺就成长之路;而学子们则以热忱服务社会,以专业践行担当,生动诠释了受助学子的社会责任和反哺情怀。
随着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育人模式的持续创新,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这片教育沃土上,必将涌现更多怀揣梦想、砥砺前行、懂得感恩、勇于担当的优秀学子。学校也将继续秉持初心,执“资助之笔”,蘸满以生为本的“育人之墨”,奋力书写更多逆境奋起、助学成才、传递希望的感人篇章。
(记者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