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南通文明网>>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正文

2025

10-10

12:02

来源

南通日报

老旧小区走出垃圾分类新路径

“以前小区环境乱糟糟,垃圾分类没人管,现在不一样了,有党员带头,还有智能设备帮忙,老人小孩积极参与,小区越来越干净整洁了!”居住在城东街道北郭东村的居民王阿姨笑着说。

北郭东村(南区)建于1998年,拥有7栋居民楼、182户居民。作为全区首个“类物业”自治示范小区,面对老旧小区治理中的诸多难题,北郭东村(南区)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党建为核、智慧为翼、志愿为帆”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成功走出了一条老旧小区焕发新生的绿色之路。

“大家看,这个厨余垃圾要单独投放到绿色的垃圾桶里,像废旧电池这种有害垃圾,得放进红色垃圾桶……”近日,在垃圾分类微课堂上,党员志愿者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为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小区着力构建“红色引擎”机制。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组建了一支15人的党员服务队,在小区内设立8个“党员责任岗”,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主题党日常态化内容。通过“书记领办、党员包楼”等方式,党员们主动担当,深入楼栋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和知识。这种“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理闭环,切实发挥了党建引领的实效,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形成了党群共治的良好局面。

为实现垃圾分类的精准化、高效化管理,小区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对垃圾分类进行全域监管。通过AI自动识别技术,设备能准确辨别居民投放垃圾的种类是否正确,再结合“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及时向居民推送数千条提示信息,引导大家规范投放。同时,小区严格落实“三查三改”工作法,即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问题整改率达到100%。科技的助力,让小区的垃圾分类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且持久。

此外,北郭东村创新推出“双擎驱动”志愿服务模式,一方面,12名退休老干部组成“银龄督导团”,秉持“四心”理念担任“分类管家”,深入楼栋推广分类技巧、指导居民分类;另一方面,成立青年服务队,举办夏令营、创意大赛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此外,小区开展校社共建,培育“小小督导员”,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在“一老一少”双引擎驱动下,小区志愿服务覆盖全年龄段居民,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传递温暖与正能量,成效显著。

如今的北郭东村,环境整洁优美,居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昔日的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未来,北郭东村将继续深化“党建为核、智慧为翼、志愿为帆”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不断探索老旧小区治理的新方法、新举措,让小区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马琴)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