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南通文明网>>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正文

2025

10-17

15:22

来源

南通日报

推动农技落地 护航秋收秋种

金秋十月,农事正忙。15日下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举办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技术指导培训,全面提升区域农技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支撑与示范带动方面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效能,为全市秋收秋种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夯实基础。本次培训采取主会场与县(市、区)分会场联动的方式开展,全市200余人参训。

培训内容紧扣农时农事,聚焦关键技术。扬州大学教授朱新开围绕“小麦规范化机械耕播壮苗技术关键”展开系统讲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厘清了技术路径;扬州大学教授左青松则以“高产油菜生产技术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为题,结合丰富的一线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油菜单产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油菜机械化高效移栽的实用举措。来自基层一线的海安市高新区区域农服中心主任范拥军,结合“走村组、知实情、强服务、作贡献、树形象”的工作主线,分享了包片联系种植大户的实操经验与服务心得,为参训人员提供了接地气、可复制的服务范本。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指导性强、内容接地气,既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掌握了实用方法,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服务实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能力投入后续工作,为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贡献农技力量。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各地不仅要聚焦关键环节,在抓好秋粮抢收抢烘的同时,环环相扣地推进油菜、小麦适期适墒播种。”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处长顾婷婷表示,同时,各地要紧紧围绕“上心、细心、用心”的“三心”服务准则,实施驻点服务,充分发挥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载体优势。此外,还需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效,强化各项公益性技术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持续提升运行质量,全力打造区域化农业技术服务“南通模式”2.0。

“区域农技服务中心是推动农技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枢纽,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主动性。”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周宇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大农技培训与指导力度,推动服务体系向下延伸、向优发展,加快构建“体系健全、机制灵活、响应迅速、农民满意”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新格局,为南通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徐琳雅)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