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20
16:05
来源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南通作为江苏省首批产改试点设区市,坚持将产改作为全局性综合性任务,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层层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市、县、乡镇(工业园区)全覆盖的试点方式,重点聚焦16条优势产业链、6大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突出“抓党建、聚资源、强链条、兴产业”目标导向,围绕科创引领、数实融合等工作重点,加快探索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工人全面发展“提质升级”的融合之路。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高,产改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产业工人技能结构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随着我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传统产业工人技能结构与新兴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在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制约产业转型升级。二是非公企业产改推进不平衡。由于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理念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产改工作在非公企业中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产业工人成长通道仍需拓宽。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和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待提升,技能等级认定与薪酬待遇挂钩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健全产业工人创新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不断创新。面对新一代产业工人的特点,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产业工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特别是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引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需在“五个进一步”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深化产改的重大意义,不断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完备、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注重强化协同发力,充分发挥我市产改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真正做到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要注重规划引领,落实目标责任制,以确保产改持续深入推进。二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力。着力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理论宣讲下基层、进企业,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借助先进评选工作,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三是注重赋能成长。要加大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强对蓝领技能人才的扶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鼓励南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推广“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职工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四是鼓励本市龙头企业和国家、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与中小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教育之乡优势,全面实施“通才回通”战略。注重深化非公企业产改。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的灵活优势,在六大产业集群中重点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产改试点,以典型示范带动产改深化。企业广泛开展“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职工技能成长“快车道”活动,打造更多“江海工匠”。五是注重增强职工幸福感。注重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协调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党员“双培养”制度,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劳模表彰等方面多向一线职工倾斜,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出台政策,以真招实招推动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建设。
(黄元宰)